[实用新型]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67507.X | 申请日: | 201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文旭 |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 地址: | 721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眼镜 佩戴 摘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个人装饰用品,特别是佩戴和摘取隐形眼镜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更多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特别是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近视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青少年患者日益增多。传统的镜片眼镜由于佩戴影响运动和不够美观,更多的人选择佩戴隐形眼镜。目前没有专用工具,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士一般要用手指和专用的小夹子配合佩戴,摘取时,则完全得用手指头卸取,极不方便且不方便,同时也极易把手指头上的细菌占到隐形眼镜及眼球表面,影响眼部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器,以解决隐形眼镜佩戴过程中容易污染导致眼病的弊端。
具体地说,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器,其包括一个将上下眼皮分开的眼皮撑开装置和将隐形眼镜片放置粘附于眼球的镜片夹持装置;所述眼皮撑开装置具有可紧贴在上下眼皮处的上分眼皮片和下分眼皮片,上分眼皮片和下分眼皮片连接在一个弹性装置两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个隐形眼镜托盘,且该托盘与一个吸附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辅助佩戴隐形眼镜,摘取时完全可以避免手指细菌与隐形眼镜与眼球的接触,保持佩戴摘取器的安全卫生,同时方便快捷。较之现有的摘取佩戴方法更加快捷,同时安全卫生。生产成本小,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视图。
图号说明:⑴、⑼代表分眼皮片;⑵⑻代表上、下分眼皮控制杆;⑶、⑺为控制杆的弹簧,用于佩戴摘、取时分开眼皮;⑷代表分眼皮器和佩戴摘取器之间的结合活动处转轴;⑸代表橡胶气囊;⑹代表橡胶气囊室;⑽代表隐形眼镜托盘上导气孔;⑾代表隐形眼镜托盘;⒀代表导气孔和橡胶气囊的导气通道;⑿代表导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器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一个将上下眼皮分开的眼皮撑开装置和将隐形眼镜片放置粘附于眼球的镜片夹持装置;所述眼皮撑开装置具有可紧贴在上下眼皮处的上分眼皮片1和下分眼皮片9,上分眼皮片1和下分眼皮片9连接在一个弹性装置两端;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一个隐形眼镜托盘11,且该托盘11与一个吸附装置连通。上分眼皮片1和下分眼皮片9通过控制杆(2、8)连接在弹簧(3、7)两端。隐形眼镜托盘11通过导气管12与气囊5连通,且隐形眼镜托盘11上制有导气孔10。导气管12通过转轴4与容纳弹簧(3、7)的弹簧板连为一体。为解决本实用新型连续使用可能造成的交叉污染,采用上分眼皮片1和下分眼皮片9与控制杆(2、8)活动链接可拆卸,同时隐形眼镜托盘11与导气管12为活动插接方式连接。这样,接触眼睛的部件可采用一次性可换结构,具有干净卫生的特点。也可以采用在上分眼皮片1和下分眼皮片9套有防护膜解决交叉污染的问题。
该项目主体----《隐形眼镜佩戴摘取器》利用大气压强原理,使得使用隐形眼镜的人得以卫生、安全、方便地佩戴、摘取隐形眼镜。⑴⑼代表分眼皮片;⑵⑻代表分眼皮控制杆;⑶⑺为控制杆的弹簧,用于佩戴摘、取时分开眼皮;⑷代表分眼皮器和佩戴摘取器之间的结合活动处;⑸代表橡胶气囊;⑹代表橡胶气囊室;⑽代表隐形眼镜托盘上导气孔;⑾代表隐形
工作原理:佩戴时,将隐形眼镜用专用的小夹子从隐形眼镜保护液中夹出,正确放置在⑾(隐形眼镜托盘)之上,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将分眼皮控制杆(图中⑵⑻)用力捏然后眼睛闭合使得上下分眼皮片紧贴在上下眼皮处将眼皮分开,接下来,向眼球的方向推动橡胶气囊让隐形眼镜托盘将隐形眼镜慢慢贴近眼球,当隐形眼镜和眼睛正确贴合时,将橡胶气囊内的空气沿导气管从导气孔排出,以便于隐形眼镜与眼球正确贴合时,这时将橡胶气囊内的空气沿导气管排出,以便于器具与隐形眼镜完全脱离,隐形眼镜与本器具脱离而与眼球正确贴合时即代表佩戴成功。
摘取时,将上下眼皮用分眼皮器轻轻分开,然后开始使用本器具准备摘取,首先,将本器具中橡胶气囊部分空气全部排出,然后,将眼镜托盘慢慢移动至佩戴着隐形眼镜的眼球旁,使隐形眼镜托盘与眼球上附着的隐形眼镜正确贴合,当完全贴合时,即可利用大气压强原理,将隐形眼镜轻而易举的摘取下来。
使用过程中应及时将本器具放置在隐形眼镜保养液中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文旭,未经魏文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7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锚杆风机基础结构
- 下一篇:正反面布局双主控面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