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把开关组件、动力切断与供应控制系统及机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35527.9 | 申请日: | 201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锐哲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9/38 | 分类号: | H01H19/38;H01H19/02;H02H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 地址: | 美国加州塞里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组件 动力 切断 供应 控制系统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辆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控制动力切断与供应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内的开关组件及应用该系统的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车(含玩具电动车)。
背景技术
已有电动车的动力断开与供应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电路主要利用电源开关K与转把开关SB1、SB2将电源与继电器连接,其中继电器通过控制电机输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而实现对动力输出的控制。
电源启动(即电源开关K闭合)后,若转把开关SB1与转把开关SB2进一步闭合,则继电器工作而闭合电机输出电路,电机两端被输出功率管施加电压而高速运转以驱动车辆。需终止车辆行驶时,断开转把开关SB1、SB2,则电机两端被施加的电压终止,车辆可慢慢停止,或通过刹车加速车的停止。上述过程中,转把开关SB1、SB2的闭合和断开由同一个转把(未图示)的转动来实现;比如,转把被转动至一个位置时,转把开关SB1、SB2同时被闭合而驱动车辆,而被转动至另一位置时,转把开关SB1、SB2同时被断开而停止驱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发生转把不能有效控制转把开关的状况,导致不能驱动车辆或无法停止车辆。特别是转把开关SB1、SB2不能被有效断开时,电压不受控制地施加在电机两端,使电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对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动力输出的有效控制,从而消除或减少驾驶员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把开关组件,其包括:
壳体;
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包括串联的第一按键开关与第二按键开关,所述第一按键开关的按压状态对应其所在电路区域的闭合,第二按键开关的未按压状态对应其所在电路区域的闭合;
安装于所述壳体的转把,所述转把相对所述壳体转动实现对第一、二按键开关按压状态的控制。
可选的,所述第一、二按键开关中的一个的按压方向通过所述转把的转动中心,另一个的按压方向偏离所述转把的转动中心。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壁、侧壁与顶壁及由各壁所限定的空间,所述底壁与侧壁一体成型而构成第一壳体,所述顶壁构成第二壳体。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顶壁内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转把包括安装在所述圆形通孔内的转轴部、伸出所述圆形通孔外的操作部及伸入壳体的所述空间内对所述按键开关进行按压的按压部。
可选的,所述转轴部为中空的环形结构;所述壳体的底壁内表面上设置有卡扣臂,所述卡扣臂与所述转轴部的内环壁相卡扣。
可选的,所述底壁内表面上设置有中心具有孔的垫高柱,所述顶壁上设有螺纹孔,螺钉或螺柱穿过所述螺纹孔后进入所述垫高柱内的所述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切断与供应控制系统,其包括第一按键开关、第二按键开关及用于控制电机输出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第一按键开关及第二按键开关串联;
所述第一按键开关的按压状态对应其所在电路区域的闭合,第二按键开关的未按压状态对应其所在电路区域的闭合。
可选的,另包括功率管击穿检测电路与功率管击穿保护电路,所述功率管击穿检测电路、功率管击穿保护电路同所述第一、二按键开关与所述继电器串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其具有如前所述转把开关组件或如前所述动力切断与供应控制系统。
可选的,所述机动车为电动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两个不同状态的按键开关,其中一个按压状态为闭合状态,另一个未按压状态为闭合状态,从而增强了同一转把对它们控制的准确程度,保证了转把操作的有效性,避免了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示范性实施例,以上和其它的特征以及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中:
图1是已有电动车的动力断开与供应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车动力断开与供应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把开关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转把开关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与图6是图3所示转把开关组件中的壳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锐哲有限公司,未经美国锐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5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质油用保温储存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大突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