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烟雾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12970.4 | 申请日: | 2012-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梁璋富;熊晓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 地址: | 350217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电缆 塑胶 护套 烟雾 在线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烟雾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部环境进行在线监测,实时采集烟雾浓度数据参数,实时显示,诊断分析,故障报警。及时发现系统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在使用中的是否有烧焦等异常征兆,发出报警,同时可以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而目前市场上未有此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移动通讯网络系统实时监控电力电缆用的塑胶护套管内烟雾浓度情况的烟雾在线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烟雾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烟雾监测装置和服务器,其结构特点为服务器设置有移动通讯模块,在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壁上设置有烟雾监测装置,烟雾监测装置包括烟雾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智能控制器、移动通讯模块及烟雾传感器通过电源模块供电,烟雾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与智能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烟雾在线监测系统,其特点为所述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采用电力电缆用波纹护套管。所述的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内烟雾在线监测系统,其特点为所述烟雾监测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模块借助移动通讯网络系统与服务器内的移动通讯模块进行通讯连接,服务器通过电力局域网与客户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通讯网络结合服务器这个远程管理应用平台,使控制更准确及时,对塑胶管内部环境进行在线监测,实时采集烟雾浓度参数,实时显示,诊断分析,故障报警,达到实时处理。本系统采用先进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应用总线控制技术和模块化设计原理,使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满足了工业现场实用要求,并采用独有的专家诊断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诊断,便于及时方便地了解并掌握塑胶管内电力电缆使用的健康情况,本系统能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如塑胶管是否有烧焦等异常征兆,发出报警,同时可以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基础数据,然后通过客户端及时处理,达到防微杜渐。当某个烟雾监测装置的烟雾传感器监测到埋在地下的电力电缆用的塑胶护套管有烧焦产生烟雾这一异常现象时,智能控制器把烟雾异常情况及当前的烟雾浓度值通过移动通讯模块经移动通讯网络发给服务器,服务器中相应的移动通讯模块接收此信息后,服务器进行处理,并把此信息通过电力局域网传给相应段的管理员这一客户端,并报警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及时作出处理,比如到现场看一下是否真有异常,并及时作出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服务器这一远程管理应用平台借助移动通讯网络系统与电力电缆用的塑胶护套管内的某个烟雾监测装置相连接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塑胶管1,烟雾监测装置2,服务器3,客户端4,电力局域网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1、烟雾监测装置2和服务器3及客户端4,服务器为现有技术,其特征在于服务器设置有移动通讯模块,服务器设置移动通讯模块为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在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1内壁上设置有烟雾监测装置2,烟雾监测装置2包括烟雾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智能控制器、移动通讯模块及烟雾传感器通过电源模块供电,烟雾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烟雾监测装置2通过移动通讯模块借助移动通讯网络系统与服务器内的移动通讯模块进行通讯连接,服务器3通过电力局域网5与客户端4连接。所述电力电缆用塑胶护套管1可以采用电力电缆用波纹护套管。智能控制器、烟雾传感器、移动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采用一般技术人员能实现的技术;智能控制器可以是任何微处理器如:单片机或处理器。电源模块可以是带有充电功能的内装可充电电池的电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和盛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2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