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腋窝的包扎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05067.5 | 申请日: | 2012-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华;张磊;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元华 |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腋窝 包扎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扎带,尤其是一种用于腋窝的包扎带。
二、 背景技术
在对病人进行手术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从而促进手术部位愈合,因此包扎带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腋臭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是由于腋窝大汗腺分泌物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一种特殊的异味造成的,这种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病人的社交生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所以腋臭病人都有强烈的治疗要求。传统的手术方式是腋窝皮肤切除缝合,但由于手术后切口缝合张力大,愈合困难,愈合后遗留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和肩关节功能,患者对治疗后腋窝的外观很不满意。目前最为推崇的手术方式是只切除产生腋臭气味的大汗腺,同时保留了腋窝皮肤,手术创伤小,术后没有明显的瘢痕,有很好的美容效果,患者很容易接受。此手术方法最大的风险在于皮下出血形成血肿,术后腋窝皮肤打包加压包扎是预防术后出血、保障手术皮肤成活的主要措施;现有的用于腋窝的包扎方式是切口缝合后腋窝填充纱布,在皮肤上缝合数针丝线,然后用丝线结扎固定纱布,打包压迫腋窝皮肤,然后胶布固定,用绷带作8字形缠绕双侧肩部,双侧上肢轻度外展,进一步压迫腋窝。此种打包包扎存在的以下不足之处:操作繁琐,费时较长;皮肤缝线切割皮肤,牵拉疼痛严重,而且造成明显的切割瘢痕;压力不易控制,不易调节,不能保证对腋窝皮肤形成均匀合理的压力;肩关节活动容易使绷带松脱,而且在腋窝边缘部位容易卷曲成条索,对正常皮肤造成摩擦压迫损伤;伤口包扎情况不能观察,填塞纱布容易移位导致压力方向改变;固定胶布牵拉皮肤造成皮肤瘙痒,水疱甚至感染;使对手术部位的包扎压力不能控制,不利于手术部位的愈合。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腋窝的包扎带,因此提高了手术部位愈合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放置在患者肩部的肩垫、环绕在患者肩部部位用于固定肩垫的主帮带、环绕在患者锁骨部位用于向内对肩垫一个拉力的内帮带,内帮带设置为与主帮带联接。
把纱布填塞腋窝的手术部位,将肩垫放置在患者的肩部,通过主帮带和内帮带把纱布固定在患者的上身,由于设计了内帮带,对内施加了一个拉力,防止主帮带施加压为变化,保持对手术部位压力的稳定性,因此提高了手术部位愈合速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主帮带设置为包含有主带和外侧带,内帮带设置为包含有内侧带和背拉带,肩垫设置为梯形,在肩垫的最长的边设置有主带,在肩垫的最短的边设置有外侧带,在主带上设置有背拉带,在背拉带上设置有内侧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肩垫的最短的边设置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背拉带与主带的连接点设置为与肩垫的最长的边的中心相重合,背拉带的中心线与外侧带的中心线之间夹角设置为100-12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腋窝解剖形态是一个凹陷部位,上肢外展体位使腋窝后壁更加明显低于前壁,填塞纱布很容易向前方移动,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填塞纱布的位置以保持加压的有效性。另外,手术区域皮肤有1/3位于上臂内侧,2/3位于腋窝顶部及侧胸壁,手术包扎加压只有向正上方、外上方和内上方三个方向施压才能起到有效作用,而向正上方的压力起到最为主要的作用,腋窝纱布填塞加压后腋窝深度加深,压力方向常发生变化,需要及时的加以调整;背拉带的拉力使主带和外侧带不会向外侧滑动,保持位置和压力不变。根据临床需要及患者的感觉调整各带的拉力。腋窝后壁低于前壁,在前方便于观察腋窝纱布团的位置,调整灵活方便。另外,利用一根加长带可以代替对侧的打包加压带用于单侧腋窝手术后的打包加压。
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之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之二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肩垫5、主带1、外侧带2、内侧带3和背拉带4,肩垫5设置为梯形,在肩垫5的最长的边设置有主带1,在肩垫5的最短的边设置有外侧带2,在主带1上设置有背拉带4,在背拉带4上设置有内侧带3。
在本实施例中,肩垫5的最短的边设置为弧形。
在本实施例中,背拉带4与主带1的连接点设置为与肩垫5的最长的边的中心相重合,背拉带4的中心线与外侧带2的中心线之间夹角设置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元华,未经孙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5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纺布悬浮填料
- 下一篇:一种气动仪表车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