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92975.5 | 申请日: | 2012-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文;许雅玲;赵玉琴;杨幼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再生 循环 利用 装置 | ||
1.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生化系统、电解系统、MBR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
所述生化系统设有截流井、粗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一级配水井、初沉池、生物处理设备、二级配水井、二沉池和污泥回流泵;截流井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污水排出口联接,截流井的出口接粗格栅的进口、粗格栅的出口接提升泵的进口,提升泵的出口接细格栅的进口、细格栅的出口接沉砂池的进口,沉砂池的出口接一级配水井的进口,一级配水井的出口接初沉池的进口,初沉池的出口接生物处理设备的进口,生物处理设备的出口接二级配水井的进口,二级配水井的出口接二沉池的进口,二沉池的出水口与电解系统的进口联接,二沉池的污泥出口则一路经污泥回流泵与生物处理设备的进口联接,另一路与污泥处理系统的进口联接;
所述生化系统还包括一个污泥处理系统,设有截止阀、一级污泥泵、电解机、缓冲罐、二级污泥泵、污水泵和污泥脱水装置;截止阀的进口通过管道接二沉池的污泥出口,截止阀的出口接一级污泥泵的进口,一级污泥泵的出口接电解机的进口,电解机的出口接缓冲罐的进口,缓冲罐的出水口经污水泵接生物处理设备的进水口,缓冲罐的污泥出口则经二级污泥泵接污泥脱水装置的进口,污泥脱水装置的滤液出口通过管道与二沉池的进水口联接;
所述电解系统设有截止阀、供水泵和电解机;截止阀的进口外接生化出水排出口,供水泵的进口接截止阀的出口,供水泵的出口接电解机的进口,电解机的出口与MBR系统的进口联接;
所述MBR系统设有截止阀、格栅、MBR反应池、MBR膜组件、鼓风机、曝气器、排污泵、出水泵、初级再生水贮罐和MBR清洗系统;所述截止阀的进口接电解系统的电解机的出口,截止阀出口接格栅的进口,格栅的出口接MBR反应池的进口,MBR膜组件浸没在MBR反应池内,通过鼓风机及分布的曝气器对其进行曝气,MBR反应池的滤液出口接出水泵的进口,出水泵的出口接初级再生水贮罐的进口,MBR反应池的污泥出口接排污泵的进口;
所述深度处理系统设有截止阀、提升泵、保安过滤器、供水泵、电容脱盐装置、消毒装置、再生水贮罐和浓缩水增压泵;所述截止阀的进口接MBR系统初级再生水贮罐的出口,截止阀出口接提升泵的进口,提升泵的出口接保安过滤器的进口,保安过滤器的出口接供水泵的进口,供水泵的进口接电容脱盐装置的进口,电容脱盐装置的透析水出口接消毒装置的进口,消毒装置的出口接再生水贮罐的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设备为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氧化沟、序批式反应器SBR、生物滤池、生物转盘和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设有电源和电解槽;所述电解槽内的电极为石墨电极、钛电极、铁电极、铝电极、锌电极、铜电极、铅电极、镍电极、钼电极、铬电极、合金电极和纳米催化惰性电极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催化惰性电极的表层涂覆有晶粒为10~35nm的金属氧化物惰性催化涂层,所述纳米催化惰性电极的基板为钛板或塑料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为真空过滤脱水装置、压滤脱水装置、离心脱水装置和膜过滤装置中的一种,所述的压滤脱水装置为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二者中的一种,所述膜过滤装置为微滤膜过滤装置、超滤膜过滤装置二者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过滤装置的膜组件为陶瓷膜、金属膜组件二者中的一种,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膜组件为陶瓷膜、金属膜组件二者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组件选自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聚砜中空纤维膜、聚醚砜、聚丙烯腈和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BR膜组件的膜孔径为0.10~0.2μm,工作压力为-1~-50kPa,工作温度为5~45℃,适用pH为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波鹰(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9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