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CO2浓度监控功能的电源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75868.1 | 申请日: | 2012-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飞;田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G05B19/04;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co sub 浓度 监控 功能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CO2浓度监控功能的电源插座,该插座适合于在现有的空调、换气扇、排风等换气设备上使用。
背景技术
新鲜空气中CO2含量仅为0.03%,对人体不会构成任何伤害。但是在人群聚集的空间里如果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或者在室内使用了一些燃气燃煤设备,就会因氧气的过多消耗而生成大量的CO2。当环境空气中CO2浓度较高时就会对人体的呼吸中枢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轻者会造成呼吸急促、头痛,严重时还会引起神志不清等诸多中毒症状。 当环境空间里出现CO2的浓度过高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一些通风换气设备将室内的CO2气体排出,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换气扇、空调、排风等空气交换设备均不具备CO2检测功能,因此研发一种可以测量CO2并能方便应用到现有空调、换气扇、排风等的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CO2浓度监控功能的电源插座,该插座在空调、换气扇、排风等空气交换设备上使用能够很方便地控制室内的CO2浓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插座包括壳体、电源组件、MCU 、CO2传感器、CO2浓度显示器、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电源关闭CO2浓度设置键和继电器。
在壳体内装有CO2 传感器、CO2浓度显示器和继电器,壳体上设有CO2浓度显示屏、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电源关闭CO2浓度设置键、透气孔和用电器电源插孔。CO2传感器、CO2浓度显示器、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电源关闭CO2浓度设置键和继电器分别与MCU模块连接。电源组件通过电路板与上述的MCU 、CO2传感器、CO2浓度显示器、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电源关闭CO2浓度设置键、继电器和用电器电源插孔连接。该插座的电源插头通过导线与电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能够通过对室内CO2的检测达到在CO2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空调、换气扇、排风等空气交换设备,适用于宾馆、家庭卧室等场所,同时也适用于学校教室、会议室、礼堂等人员密集容易大量产生CO2的地方。该插座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节能环保,且方便在现有设备上扩展,因此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标号
1、壳体 2、电源组件 3、MCU 4、CO2传感器 5、CO2浓度显示器
6、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 7、电源关闭CO2浓度设定按键
8、继电器 9、CO2浓度显示屏 10、透气孔 11、电路板
12、用电器电源插孔 13、电源插头 1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插座包括壳体1、电源组件2、MCU 3、CO2传感器4,CO2浓度显示器5、电源开启CO2浓度设置键6、电源关闭CO2浓度设置键7和继电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大学,未经齐齐哈尔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梅菜冬瓜猪肉丸
- 下一篇:一种发酵香肠的加工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