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7709.9 | 申请日: | 201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庆 |
| 主分类号: | C05F9/02 | 分类号: | C05F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肥处理设备,尤其是指可将生活垃圾通过发酵处理加工成一种有机肥的肥料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按,生活中的生活垃圾,不但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大量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推出了多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这些设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生活垃圾及时得到净化,但不能解决废物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还有通过微生物分解垃圾处理机方面,虽然能够将生活垃圾进行发酵制取有机肥料,但该存在不能解决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有害气味及污染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生活垃圾通过发酵处理,在加工成有机肥料过程中,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能使生活垃圾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有机肥处理设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是:
一种有机肥处理设备,包括固体肥处理机,该固体肥处理机包括:机架及其支持的呈叠加方式设立的循环水箱和固料桶,以及连接该循环水箱的电热装置,其中:
所述固料桶包括顶部进料口、底部的液料出口和近离液料出口的较上位置设有的过滤网,以及一侧设有的固料出口;
所述循环水箱抵接在所述固料桶下部,包括循环水容腔及其包容的可抵接所述液料出口的并与缓流管连接的缓流容腔,以及
所述电热装置,包括藉由水管连接的加热器及制动循环热水的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固料出口向下倾斜有延伸部,在该固料出口与延伸部之间的位置设有控制闸。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循环水箱,进一步包括循环水出口、入口和温控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电热装置连接该循环水出口、入口,以及温控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一种有机肥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固体肥处理机配套的液体肥处理机,该液体肥处理机包括:
机架及其支持的呈叠加方式设立的循环水箱和液料桶,还包括安装于该机架的气泵及其连通该气泵并循环至液料桶内的曝气管,以及制动循环热水循环的电热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液体肥处理机的液料桶包括顶部设有的具透气孔的盖子及其底部穿过所述循环水箱的泄水管。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液体肥处理机的循环水箱安装在所述液料桶的下面,包括循环水出口、入口和温控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液体肥处理机的气泵连通的曝气管,装设于液料桶内的自由段还设有增加桶内氧气的出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液体肥处理机的电热装置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入口。
在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液体肥处理机的电热装置包括藉由水管连接的加热器及制动热水循环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变废为有效的肥料,藉此不但利用了生活垃圾,而且但环境卫生有了大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固体肥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液体肥处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之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所示,一种有机肥料处理设备,包括固体肥处理机100和液体肥处理机200,其中:
该固体肥处理机100,包括机架10及其支持的呈叠加方式设立的循环水箱20和固料桶30,以及连接该循环水箱20的电热装置40,其中:
所述固料桶30包括顶部进料口31、底部的液体出口32和近离液体料出口32的较上位置设有的过滤网33,以及一侧设有的固体料出口34;所述固体料出口34向下倾斜地设有延伸部341,在固体料出口34与延伸部341连接的位置设有固体料排出的控制闸342,方便在固体料发酵后并达成肥料的适宜条件下排出;
所述循环水箱20抵接在所述固料桶30下部,包括循环水容腔21、抵 接所述液体料出口32的缓流容腔22和连接缓流容腔22并穿过所述循环水容腔21的缓流管23,以及该循环水出口、入口24、25和温控装置26,所述缓流管23排出的液体料由液料桶收装,本实用新型之优选方案中,所述缓流管23排出的液体料可接入本实用新型之液体肥处理机的液料桶70,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庆,未经李文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7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