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源净水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52379.4 | 申请日: | 201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平;段立文;刘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振达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源 净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源净水站。
背景技术
水源净水站是一种将反应、沉淀、过滤三个净化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且整个水流过程、集泥排泥过程、滤床反冲洗过程均自动完成的净水设备。如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中国专利CN201981078A,池型结构复杂,絮凝区没有发挥最佳混凝效果,斜管沉淀为普通斜管沉淀,沉淀负荷低,通过过滤区在絮凝区侧面,占地面积较大,不能很好的利用重力流进行布水。再如2003年5月21日公布的中国专利CN2551641A的折板直板布设结构针对低浊度污水的絮凝效果较差,没有微涡网格絮凝效果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源净水站,耗电量非常低,利用重力流完成过滤与反冲洗过程,实现固液高效分离,减少占地面积,运输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水源净水站,包括并行排列的压力式固液分离罐体和过滤罐体;压力式固液分离罐体从下到上设有进水泵、管道混合器、微涡网格絮凝区、污泥沉淀区、斜管沉淀区、上清液区及盖板,进水泵通过进水管与管道混合器相连,管道混合器通过进水管与微涡网格絮凝区相连,污泥沉淀区通过污泥回流管与进水管相连;过滤罐体从下向上设有出水多孔板、出水滤帽、过滤层、出水管、反冲洗装置及布水箱,布水箱通过上升管与上清液区相连,布水箱通过下降管与过滤层相连。
所述微涡网格絮凝区包括微涡网格和进水分配器,其中进水分配器通过进水管连接到管道混合器,进水分配器、微涡网格与斜管沉淀区依次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的斜管间距为25-35mm。
所述过滤罐体的过滤层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
所述反冲洗装置由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辅助管、强制冲洗管、虹吸破坏管、抽气管、虹吸破坏头和水封组成,虹吸上升管与虹吸下降管相连,虹吸破坏头与虹吸破坏管连接,冲洗管分别与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辅助管、虹吸破坏管、抽气管及水封连接。
所述压力式固液分离罐体为正方体或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建立污泥回流与微涡絮凝区,实现固液高效分离,在水处理过程中无需专人操作,耗电量非常低,内部不需要任何动力设备,利用重力流完成过滤与反冲洗过程,占地省,运输方便,是一种解决微污水源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净化的高效净水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水源净水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水源净水站由两个罐体组成,其中一个罐体为压力式高效固液分离罐体10,固液分离罐体10从下到上设有进水泵1、管道混合器3、微涡网格絮凝区5、污泥沉淀区6、小间距斜管沉淀区7、上清液区8、盖板9,进水泵1通过进水管4与管道混合器3相连,管道混合器3通过进水管4与微涡网格絮凝区5相连,污泥沉淀区6通过污泥回流管2与进水管4相连。另一个罐体为无动力过滤罐体14,过滤罐体14从下向上设有出水多孔板19、出水滤帽18、过滤层17、出水管16、反冲洗装置15、布水箱12,布水箱12与过滤层17之间由下降管13相连;过滤层17采用石英砂作为滤料,出水多孔板19、出水滤帽18及出水管16组成过滤罐体14的出水区。在无动力过滤罐体中采用滤床过滤,采用反冲洗装置进行清洗。压力式高效固液分离罐体与无动力过滤罐体并行排列。压力式高效固液分离罐体可以是正方体也可以是柱体。
微涡网格絮凝区5包括微涡网格和进水分配器,其中进水分配器通过进水管4连接到管道混合器3,进水分配器、微涡网格与斜管沉淀区7的斜管依次连接。同时利用回流污泥强化进水混凝效果,减少药剂投加量,同时提供固液分离效率。
小间距斜管沉淀区7由斜管、污泥斗、自动排气进气阀和排污管组成,斜管的间距为传统斜管间距的1/2-1/3,为25-35mm。
废水经由进水泵1与回流污泥在管道混合器3混合,进入压力式高效固液分离罐体10,在微涡网格絮凝区的进水分配器进入到微涡网格,强化混凝效果;在微涡网格絮凝区5混凝后的废水进入小间距斜管沉淀区7,该区采用小间距斜管实现固液分离,大幅度缩短固液分离时间;经斜管沉淀区7沉淀后,出水到达上清液区8,再经上升管11输送至布水箱12,通过下降管13进入无动力过滤罐体14;污泥在污泥沉淀区6沉淀,沉淀之后进入污泥斗,经排泥管排出。
反冲洗装置由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辅助管、冲洗管、虹吸破坏管、抽气管、虹吸破坏头和水封组成,虹吸上升管与虹吸下降管相连,虹吸破坏头与虹吸破坏管连接,冲洗管分别与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辅助管、虹吸破坏管、抽气管及水封连接。反冲洗时,过滤后的水从水箱反流回过滤层,冲洗滤料表面的渣垢,进入虹吸上升管,反冲洗水从虹吸下降管排出。反洗完成后,通过控制虹吸辅助管和抽气管上的电磁阀,破坏虹吸所需的真空条件,结束反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振达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振达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52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