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箱式加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7511.6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武自新;徐惠新;陈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1/14;F17C5/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 地址: | 213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箱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然气汽车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液化天然气箱式加气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LNG(液化天然气)的汽车应用在2005随着LNG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LNG(液化天然气)是一种沸点在-162℃的深冷液体,其储存及应用均涉及深冷液体介质的特性。
LNG储存设备必须有优良的绝热性能,从而避免LNG不必要的汽化和排放。LNG加注系统还应使LNG在加注过程中基本保持为纯液态,即在加液系统中避免气液两相流存在。
鉴于LNG深冷液体的特性,要让汽车用LNG燃料系统向汽车发动机提供压力和流量稳定的天然气燃料,汽车用LNG箱式加注系统提供的LNG液体是符合汽车用燃气压力要求的LNG饱和液体。
现有的移动式液化天然气加液装置,或者是未考虑设计内衬式防护堤(如罐车时加液车),或者是与固定式LNG加液站一样,需要在地面上改造防护堤,本实用新型为移动式LNG加液装置提供了内衬式防护堤,有效提供装置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的液化天然气箱式加气装置,放置在一个设置有内衬式防护堤的可移动箱式框架中,能够有效防止LNG加液系统意外泄漏LNG时的安全防护;潜液泵和流量计浸没在泵池的液化天然气中,不需要预冷即时进行对车载瓶加注液化天然气,潜液泵采用可变速的电机,可以控制液化天然气的加液速度和储存的液化天然的饱和度状态。
为解决上述现有产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化天然气箱式加气装置,包括:储罐以及设置在储罐下方的泵池,储罐设置在箱式框架内部,储罐包括外壳以及由外壳形成的绝热层内的内罐体,内罐体上方连接有液化天然气进液管,内罐体的液体出口通过真空绝热供液管道连接泵池的液体进口,泵池的气体出口通过真空绝热排放管道连接内罐体上部的气体进口;
泵池包括外壳以及由外壳形成的绝热层内的内容器,内容器内部设置有潜液泵和流量计,液化天然气连接潜液泵的进口,潜液泵的出口连接流量计进口,流量计上方连接有加液管和加液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式框架包括支撑撬以及安装在支撑撬上的侧壁和底座,侧壁包括垂直放置的工字钢、设置在工字钢上的叉形杆件以及金属围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式框架内设置有内衬式防护堤。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式框架顶部的支撑撬上设置有照明板,箱式框架为集装箱式框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罐体上方的液化天然气进液管上设有喷淋器,内罐体下方设置有回液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真空绝热供液管道上设置有供液阀,真空绝热排放管道上设置有回气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接口、第一控制阀、第二接口和第二控制阀,所述液化天然气运输车辆的卸液管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一控制阀连接真空绝热供液管道,液化天然气运输车辆的回气管通过第二接口和第二手动阀连接到真空绝热排放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量计上还连接有流量计旁路管,流量计旁路管上连接有饱和循环换热盘管和饱和循环换热盘管控制阀。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二级管道,二级管道通过流量计旁路管接回内罐体,二级管道上设置有饱和循环换热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液化天然气加注系统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箱式框架中,箱式框架内设置有内衬式防护堤,储罐内部的液化天然气连接到潜液泵,潜液泵是变速的并带有流量计,潜液泵和流量计浸没在泵池的液化天然气中,不需要预冷即时进行对车载瓶加注液化天然气,潜液泵采用变速的,可以控制液化天然气的加液速度和储存的液化天然的饱和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箱式加气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式框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查特深冷工程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切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六氟化硫温控充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