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12266.1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军;苏汝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4 | 分类号: | F15B13/0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出轴油缸 自动 换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换向阀的换向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一是手动换向,即通过人工的方式将阀芯推到相应的工作位置;二是电动换向,即通过线圈产生电磁力将阀芯移动到相应的工作位置,其三是电液换向,即通过电磁换向阀和液压换向阀的联动,使阀芯移动到相应的工作位置。由于上述第一种为手动换向,因此不仅不能自动换向,而且只适用于动作不频繁的作业中;第二和三种换向阀均需要提供电源。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相应的系统在没有电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该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不仅适用于动作频繁的作业中,而且在无电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含有换向阀、双出轴油缸,换向阀通过管路与双出轴油缸相连,还含连杆、自动换向拔叉和自动换向推杆,连杆的一端与换向阀的杠杆机构相连,自动换向拔叉为倒Y形结构,自动换向拔叉包括叉杆、左叉臂和右叉臂,叉杆、左叉臂和右叉臂相交之处设有销孔,该销孔套装在销轴上,连杆的另一端部上设有长槽孔,自动换向拔叉的叉杆穿装在该长槽孔中,自动换向推杆设置在所述双出轴油缸的一端出轴上,自动换向推杆位于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和右叉臂之间。
所述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还含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弹簧和座板,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座板上,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定位板上,所述连杆上设有左定位槽和右定位槽,定位装置的定位板下端紧贴在连杆上且位于左定位槽和右定位槽之间;当自动换向推杆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自动换向拔叉带动连杆使所述换向阀的阀芯处在左侧位置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板下 端位于连杆上设有的左定位槽中;当自动换向推杆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右叉臂、自动换向拔叉带动连杆使所述换向阀的阀芯处在右侧位置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板下端位于连杆上设有的右定位槽中。
所述定位板的下端设有弧形槽。
上述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工作时,设置在双出轴油缸一端出轴上的自动换向推杆,在该出轴的带动下向左移动,当自动换向推杆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时,这时自动换向拔叉绕着销轴顺时钟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连杆长槽孔中的叉杆也绕着销轴顺时钟转动,这样叉杆就推动连杆向右移动,连杆推动换向阀的杠杆机构使阀芯移到左侧位置而进行换向,这样工作压力油向双出轴油缸的左侧腔供油,双出轴油缸的双轴向右移动;当自动换向推杆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右叉臂时,这时自动换向拔叉绕着销轴逆时钟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连杆长槽孔中的叉杆也绕着销轴逆时钟转动,这样叉杆就推动连杆向左移动,连杆推动换向阀的杠杆机构使阀芯移到右侧位置而进行换向,这样工作压力油向双出轴油缸的右侧腔供油,双出轴油缸的双轴向左移动;从而实现双出轴油缸的自动换向,因此能够适用于动作频繁的作业中。由于上述实现双出轴油缸的自动换向是由双出轴油缸通过自动换向推杆、自动换向拔叉和连杆来带动换向阀的杠杆机构使阀芯来回移动到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来实现的,因此可以在没有电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定位装置和连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1.叉杆,2.连杆,3.左定位槽,4.定位装置,5.右定位槽,6.换向阀,7.右叉臂,8.左轴,9.双出轴油缸,10.右轴,11.自动换向推杆,12.左叉臂,13.座板,14.弹簧,15.定位板,16.弧形槽,1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含有换向阀6、双出轴油缸9,换向阀6通过管路与双出轴油缸9相连。本实施例中,双出轴油缸9包括位于左侧腔内的左轴8和位于右侧腔内的右轴10,换向阀6为三位四通换向阀,换向 阀6中P为供油口、T为回油口、A和B分别为元件接口。A口和B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双出轴油缸9的左腔和右腔相连。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还含连杆2、自动换向拔叉和自动换向推杆11。连杆2的一端与换向阀6的杠杆机构相连。自动换向拔叉为倒Y形结构,自动换向拔叉包括叉杆1、左叉臂12和右叉臂7。叉杆1、左叉臂12和右叉臂7相交之处设有销孔,该销孔套装在销轴17上。销轴17相对于连杆2加以固定。连杆2的另一端部上设有长槽孔,自动换向拔叉的叉杆1穿装在该长槽孔中。自动换向推杆11设置在所述双出轴油缸9的左轴8上,自动换向推杆11位于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12和右叉臂7之间。为了保证连杆1在换向时其移动位置的准确性,所述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还含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13、弹簧14和座板15。弹簧14的一端设置在座板13上,弹簧14的另一端设置在定位板15上。所述连杆2上设有左定位槽3和右定位槽5。定位装置的定位板15的下端紧贴在连杆2上且位于左定位槽和右定位槽之间,定位装置的座板15相对于连杆2加以固定。当自动换向推杆11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12、自动换向拔叉带动连杆2使所述换向阀6的阀芯处在左侧位置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板15的下端位于连杆2上设有的左定位槽3中;当自动换向推杆11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右叉臂7、自动换向拔叉带动连杆2使所述换向阀6的阀芯处在右侧位置时,定位装置的定位板15的下端位于连杆2上设有的右定位槽5中。为了便于定位板15的下端能够更容易插入左定位槽3和右定位槽5中,所述定位板15的下端设有弧形槽16。上述双出轴油缸自动换向系统可应用于边远无电网地区、孤立小海岛或小型渔轮上所使用的一风能液压海水淡化系统中,双出轴油缸9的工作压力油,来自于由风轮带动油泵所形成的液压动力产生,工作压力油通过换向阀6中P口接入,T口接入回油箱。工作时,在双出轴油缸9的左轴8向左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双出轴油缸9的左8轴上的自动换向推杆11,在左轴8的带动下向左移动,当自动换向推杆11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左叉臂12时,这时自动换向拔叉绕着销轴17顺时钟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连杆2长槽孔中的叉杆1也绕着销轴顺时钟转动,这样叉杆1就推动连杆2向右移动,连杆2推动换向阀6的杠杆机构使阀芯移到左侧位置而进行换向,这样工作压力油向双出轴油缸9的左侧腔供油,双出轴油缸9的双轴向右移动;当自动换向推杆11推动自动换向拔叉的右叉臂7时,这时自动换向拔叉绕着销轴17逆时钟转动,与此同时位于连杆2长槽孔中的叉杆1也绕着销轴逆时钟转动,这样叉杆1就推动连杆2向左移动,连杆2推动 换向阀6的杠杆机构使阀芯移到右侧位置而进行换向,这样工作压力油向双出轴油缸9的右侧腔供油,双出轴油缸9的双轴向左移动;从而实现双出轴油缸9的自动换向,因此能够适用于动作频繁的作业中。由于上述实现双出轴油缸9的自动换向是由双出轴油缸9通过自动换向推杆11、自动换向拔叉和连杆2来带动换向阀6的杠杆机构使阀芯来回移动到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来实现的,因此可以在没有电源提供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换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12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伺服阀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轴承安装位置修正形位误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