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燃烧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65069.9 | 申请日: | 2012-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闫志勇;潘江;珊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扩散 式微 点火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粉燃烧器,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站锅炉启动和低负荷稳燃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大油枪投油暖炉、助燃的方式。依炉型不同,锅炉冷态启动从点火到投煤粉带负荷期间需投入燃油50~200T。而采用微油点火助燃技术,根据能量逐级放大的原理,可用高能油枪直接点燃少量煤粉,然后逐级点燃更多的煤粉;从而实现锅炉冷炉启动时用微量的油即可实现锅炉点火,以及在停炉、低负荷和超低负荷稳燃时用微量的油稳定锅炉燃烧,根据煤种的不同,节油效果一般可达60~98%。目前,我国在微油点火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专利ZL03255982.8,ZL200520145352.2, ZL200710156019.5等公布了几种不同形式的微油点火燃烧器,这些燃烧器在实现微油点火和低负荷稳燃方面都有各自的长处;但该类燃烧器所采用的油枪布置方式,使得高温火焰对煤粉的加热或是单点加热,或是多点加热,这就导致加热时间长,要求整个煤粉燃烧器的尺寸较长。这对于相当多的电厂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从而会导致燃烧器出口煤粉燃尽率的降低;这就大大降低了点火的稳定性,甚至导致无法正常点火。本实用新型的微油点火燃烧器,采用“中心开花的”的策略,改变了以往的点火理念,使得燃烧器成为环面式点火,大大提高了点火效率,缩短了点火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燃烧器,它能够大幅提高着火稳定性,并具有良好的燃料适应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一次风管、内一次风管、煤粉浓缩锥、L型点火油枪、可控涡扩焰钝体、和三级煤粉燃烧室;内一次风管安装在主一次风管内,主一次风管的一段伸入在三级煤粉燃烧室内,主一次风管的另一段内装设的内一次风管中,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装有煤粉浓缩锥和可控涡扩焰钝体,主一次风管、内一次风管、煤粉浓缩锥、可控涡扩焰钝体、和三级煤粉燃烧室同轴安装;防磨套管垂直伸入主一次风管、内一次风管中,防磨套管内的L型点火油枪的小段同轴对准可控涡扩焰钝体的锥部,外加防磨套管的L型进风管进风管垂直伸入主一次风管、内一次风管中,L型进风管的小段同轴对准空心结构的可控涡扩焰钝体的底端,可控涡扩焰钝体的底端沿圆周方向均布着出风孔,三级煤粉燃烧室在与主一次风管连接的端面,沿圆周方向等分开有多个圆形二次风进风孔。
所述的煤粉浓缩锥径向截面为圆形,轴向截面为半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内一次风管进口处设置的煤粉浓缩锥可使进入一次风内管的煤粉空气混合物浓缩,沿圆管壁面处的环面上,富集了浓煤粉;而点火油枪喷出的高温火焰喷到扩焰钝体上沿钝体外缘斜向扩散至圆管壁面处,在整个圆周方向,与来流中的浓煤粉气流进行强烈的紊流质、热交换,迅速加热煤粉,并可一定程度延长煤粉的停留时间,从而实现了环面式点火,大大提高了点火效率;可控涡扩焰钝体大小虽然一定,但可通过进入钝体内部的风量,使钝体向外喷出的圆锥体型气幕大小产生变化,客观上相当于设置了大小可调的钝体,因此,可以控制一级燃烧室出口形成的高温回流区大小,这样,就可根据燃煤挥发分大小,调整中心风管内的风量,达到适应煤粉燃烧的效果。另外,可控涡扩焰钝体的存在,进一步延长了煤粉在燃烧器内的停留时间,提高着火稳定性,同时高速流经钝体的空气对钝体具有很好的冷却作用,以确保钝体工作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煤粉燃烧器,既可用作点火燃烧器、又可作为主燃烧器及低负荷稳燃的燃烧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燃烧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扩散式微油点火燃烧器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1-主一次风管,2-内一次风管,3-煤粉浓缩锥,3.1-固定筋,3.1-固定筋,4-L型点火油枪,4.1-防磨套管,5-可控涡扩焰钝体,5.1-出风孔,5.2-进风管,5.3-固定筋,6-一级燃烧室,7-二级燃烧室,7.1-固定筋,8-三级燃烧室,8.1-二次风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0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辐射固体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杂结构井渗流规律的电模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