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式倾翻精炼电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54425.7 | 申请日: | 2012-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金 |
| 主分类号: | F27B3/10 | 分类号: | F27B3/10;F27B3/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 地址: | 6144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式倾翻 精炼 电弧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炉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精炼设备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回转式倾翻精炼电弧炉,它是对现行精炼电弧炉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精炼电弧炉是冶金生产行业中最常用的一种冶炼炉设备,现行传统的精炼电弧炉一般是由支撑于水平轨道的炉体和固定安装于炉体的炉盖、电极升降系统、倾炉油缸构成。它的出铁倾炉机构则是由炉体支架底部设置的一组圆柱齿与水平轨道的齿孔形成齿孔配合来实现的。其出铁倾炉的操作过程为:当冶炼工作结束后需要倒出炉内铁水时,首先由电极升降系统向上提升电极后,再启动液压泵将倾炉油缸的活塞杆缓缓伸出,即可向上推动炉体一侧并使整个炉体(包括炉盖和电极升降系统)沿着水平轨道向前翻转来实现倾炉出铁的工作目的。而整个炉体在向前翻转倾炉出铁的过程中,炉体底部的一组圆柱齿将会依次逐个地插入水平轨道上的齿孔来维持炉体平稳翻转的作业要求。虽然,现行的精炼电弧炉已有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经验,但是,无需讳言,我们在多年的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也发现该设备在出铁倾炉机构和炉盖装置的结构设计上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主要表现为:在向前翻转出铁过程中,由于炉盖和电极升降系统是随炉体一道沿水平轨道向前翻转进行倾炉的,这将导致电炉整体轮廓偏移位移量增大和电极行程增长,这会增长水冷电缆的长度使电能输入阻抗增大而增加能耗,同时也极不利于对吸尘孔接管、布料管和炉门操作孔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设计,只能被迫将炉门操作孔低位设置于炉体上,当炉内发生翻料反应时存在从炉门喷出熔渣的安全隐患,由于炉体设置的开孔增多还会导致砌筑层松动而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电极升降系统在每次倾炉作偏心运动时会改变受力状态进而影响并频繁地变化电极组的极心圆参数,这对稳定设备的技术工艺条件也是极为不利的。另外,在翻转倾炉出铁时需将烟管与炉体分离,会引发严重的烟气散排现象,如有散落物料掉入水平轨道的齿孔内会影响倾炉操作的安全稳定性能,严重时还会发生“跳轨”不能倾炉出铁的生产事故。这是冶金行业对现行精炼电弧炉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性课题,这也正是本实用新型所想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回转式倾翻精炼电弧炉。它是采用固定式安装炉盖和电极升降机构、按低位回转式配装炉体形成倾炉分离结构,炉体在回转倾翻出铁时,炉盖和电极升降机构是处于固定安装位置而不随炉体一同转动,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倾炉整体轮廓偏移位移量和电极升降行程,这对稳定电极组极心圆参数进而保障炉内最佳冶炼工况、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和提高安全生产性能都具有明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回转式倾翻精炼电弧炉,它包括支撑基座、炉体、炉盖、倾炉油缸和电极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体配装有轮弧状回转支架,在支撑基座上固定安装一组回转托轮,炉体的轮弧状回转支架配置于一组回转托轮上。它是这样进行布置安装和倾炉出铁作业的:它是将炉盖和电极升降机构与炉体按可分离结构进行布置安装,即按固定方式安装炉盖和电极升降机构,再按低位回转式将炉体的轮弧状回转支架配置于一组回转托轮上形成倾炉分离结构。在正常冶炼作业时,炉体位于炉盖正下方并由炉盖封闭构成冶炼炉膛,启动电极升降机构插入一组电极并通电即可进行冶炼作业;当冶炼完毕后,可按如下方式进行倾炉出铁作业:先启动电极升降机构从炉膛内提起一组电极,再启动液压泵使倾炉油缸的活塞杆逐渐伸出,倾炉油缸将缓缓地向上推转炉体的一侧端使炉体上端面逐渐倾斜并与炉盖下端面分离,这时,在倾炉油缸的推动作用力和炉体(含冶炼炉膛内的铁水重量)自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炉体将在一组回转托轮上进行低位回转,当炉体回转倾翻至所需角度(一般控制回转倾翻角度为≤42o)时,可由将冶炼炉膛内的铁水经出铁嘴全部倾倒出来。至此,即可实现炉体几乎在原地回转倾翻进行出铁倾炉的发明目的。
更进一步地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支撑基座的顶面设置成与轮弧状回转支架相适应的凹状弧面,一组回转托轮是按均布方式固定安装于支撑基座顶面的凹状弧面上。这种结构设计可有效地降低炉体布置的安装高度进而实现能在原地进行低位回转倾炉出铁的发明目的。
所说的轮弧状回转支架是固定连接安装于炉体两对侧侧面位置。这种结构设计对增强炉体回转倾翻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能有明显效果。
在轮弧状回转支架上安装有连接拉杆。能有效地增强轮弧状回转支架的支撑强度,对增强炉体回转倾翻作业的稳定性有一定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金,未经张天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54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