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7802.6 | 申请日: | 2012-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陆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惠元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四流南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硬膜外 麻醉 刺针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术中不易被堵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背景技术:硬膜外麻醉是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的简称,指的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的麻醉方法,主要用于腹部及腹部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下肢手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由针杆、针柄和针芯构成,针杆前端开有平直端口,在硬膜外穿刺时,穿刺针需要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等多层组织,最后进入硬膜外间隙,在此过程中,平直端口往往将这些组织割断,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另外,在穿刺成功后,需将针芯取出,然后向内推注麻药,在取出针芯过程中,由于穿刺针失去固定支持和标记,很容易移位,误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甚至引起麻药误注,导致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术中不易被堵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由针柄、针杆、针尖和针芯构成,针杆上设有定位器,用来固定穿刺针插入的位置及深度,针尖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可避免损伤脊髓及周围组织,针尖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在推注麻药时,可快速将麻药扩散至穿刺针周围,同时避免了穿刺针孔被堵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穿刺、定位、麻醉于一体,可有效控制穿刺的位置及深度,麻醉面宽,起效迅速,术中不易被堵塞,保障了硬膜外穿刺麻醉的顺利进行,是一种理想的硬膜外麻醉穿刺针。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1,1、针柄,2、针杆,3、针尖,4、针芯,5、定位器,6、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由针柄1、针杆2、针尖3和针芯4构成,针杆2上设有定位器5,针尖3的末端为弧形盲端,针尖3的侧面设有若干个侧孔6。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按常规操作将针尖3置入硬膜外间隙,然后用针杆2上的定位器5将位置固定,取出针芯4,在针柄1上连接注药针管,向内推注麻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惠元,未经陆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78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