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30278.X | 申请日: | 2012-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冬;王金明;寇德万;赵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2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机湿袋软膜 计量 充填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所述粉体的计量充填装置用于冷等静压机压制前期湿袋软膜内粉体物料的计量充填。
二、背景技术
作为等静压技术的一种,湿袋法等静压技术可任意改变软膜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灵活性很大,被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铸造、原子能、塑料、和石墨等领域。对于等静压前期软膜的充填,由于被充填的粉末体物料松装体积大于胶管有效容积,自然充填难于实现,目前的充填工艺依旧停留人工充填的基础上,首先将称量好的粉体分数次装入软膜礅实,接着用胶塞塞紧软膜口并用金属丝扎紧膜口,最后由人工经拍打揉搓的方法满足胶管内部粉体物料的均匀性。
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下:
1、软膜的充填需要经过四到五人的工序才能够最终完成,增加了人工成本。2、由于粉体不可避免的暴露的操作环境下,带来了物料的损耗和二次污染,同时影响到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
3、由于人工充填难以保证物料充填重量的一致性以及及充填容重的均匀性,影响到后期制成品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完成的:它包括震击充填单元、计量排料单元和供料单元组成,所述的震击充填单元,包括箱体以及由钢护套、软膜、软膜夹紧机构、外导料斗、内导料斗、震击装置、钢护套夹紧定位装置、缓冲垫、提斗架、导向轮、柔性连接器、平衡弹簧组成,软膜装在钢护套中,在钢护套外设置钢护套夹紧定位装置,外导料斗套在内导料斗外,相对于内导料斗能够实现垂直方向的滑动,外导料斗向下运动时可导入软膜开口处,并能由软膜夹紧机构夹持密封,外导料斗由平衡弹簧通过提斗架悬挂起来,震击装置通过柔性连接器与提斗架连接,内导料斗安装在机架上,侧面开口能与计量排料单元的排料装置对接,顶部设有除尘连接口;
所述的计量排料单元由测力传感器、排料装置、秤斗组成,计量排料单元设置在供料单元下部、震击单元的上部,供料装置完成从给料单元到秤斗的给料,秤斗下部安装排料装置同时两者都安装在测力传感器上;
所述的供料单元由供料装置、过渡料斗、破拱装置、供料阀门、中转料仓组成,中转料仓下部设置供料阀门与过渡料斗上部软连接对接,侧面设置破拱装置。
所述的钢护套内径与软膜外径之间的距离t为2~7mm,钢护套表面均匀分布着通孔,孔径d=5~15mm,钢护套底部设有衬套内部形状与软膜底部外形相同。
所述的外导料斗与软膜对接处分为导向锥段、夹紧段、密封锥段三个部分,导向锥段形状为锥形,开口部直径尺寸小于软膜的开口部尺寸,夹紧段形状为圆柱状与软膜夹紧机构实现对软膜的加持,密封锥段形状为锥形下部开口尺寸大于软膜的开口部尺寸,保软膜夹紧后能够靠软膜开口部弹性保证密封,软膜夹紧机构夹紧后软膜与外导料斗之间保持密封。
所述的外导料斗套在内导料斗外,由平衡弹簧通过提斗架悬挂起来,提斗架下设置缓冲垫,震击装置通过柔性连接器与提斗架连接。
所述的内导料斗安装在机架上,侧面开口与计量排料单元的排料装置(7)对接,顶部设有除尘连接口与除尘装置连接,下部套在与外导料斗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不会对物料带来损耗和二次污染,对周边环境污染少、容易实现自动化同时具有优良的操作处理性,用于使储于中转料仓的粉体物料迅速正确的地充填在软膜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充填后的粉体在软膜内部的粉体密度基本一致,无需再经人工拍打揉搓,可随钢护套直接进入冷等静压机压制即能满足压制后成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等静压机湿袋软膜的粉体计量充填装置,实际运行表明经过充填后的软膜在后期经等静压机压制烧结后平均密度为6.39g/cm3,外径为97mm平均偏差为±2mm,完全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图。
附图3为钢护套的主剖面图。
附图4为外导料斗与软膜夹紧关系的剖面图。
附图5为外导料斗与内导料斗关系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陕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30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刀头自动冷压机
- 下一篇:薄膜压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