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击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9888.8 | 申请日: | 2012-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鲍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碧海 |
| 主分类号: | B25D1/00 | 分类号: | B25D1/00;B25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窗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击窗器,包括用于撞击的凸头和用于持握的手柄。
背景技术
玻璃窗,被广泛应用于楼屋以及交通工具中,为了保障在发生各种危险的情况下能够紧急疏散或撤离被困人员,往往需要击窗器将其玻璃击碎。
但是现有的击窗器体积比较尖细,在击窗器撞击玻璃时,一般仅会撞击出一个与击窗器直径相适的孔洞,而并不会将玻璃迅速大面积击碎。
同时在击窗过程中,玻璃碎片将以反方向高速回溅,一般为了避免划伤使用者的手指或手臂,现有的击窗器在使用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但是寻取或佩戴防护手套将延长击窗时间,这样不利于被困人员迅速疏散或撤离。
另外大多数发生危险时,都还会伴有电力故障,特别是在夜间,而现有的击窗器在无外来光源照明的情况下则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使用更方便的击窗器,可以在撞击时大面积地击碎玻璃。
其从属技术方案还进一步解决了一下技术问题:
防止玻璃碎片回溅;
或自身能提供光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击窗器,包括用于撞击的第一凸头和用于持握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窗器还包括扩撞层,所述扩撞层设置在第一凸头之后手柄之前,该扩撞层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凸头的横截面积,两者呈阶梯状。当扩撞层的横截面积大于凸头的横截面积时,能在第一凸头将玻璃击出一个孔洞后由扩撞层扩大玻璃破碎的面积;另外也能起到防止玻璃碎片回溅的作用,但该作用较小。
上述扩撞层呈圆形或多棱形。
上述击窗器还包括防溅层,所述防溅层设置在第一凸头之后手柄之前,该防溅层的横截面积大于手柄的横截面积,两者呈阶梯状。当防溅层的横截面积大于手柄的横截面积时,就能防止玻璃碎片回溅到手柄后方,从而保护持握在手柄上的手以及其他身体部位不会被划伤,并且同时也能起到扩大玻璃破碎面积的作用。
上述述防溅层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提供光源的灯。
上述击窗器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灯与电池、开关形成串联开关电路。
上述电源设置在所述防溅层或手柄中。电源可以采用任意形状的可充电池或呈长柱体的干电池。
上述防溅层的侧面还设有用于敲击的第二凸头。
上述手柄内部呈空心结构,其末端设有盖子。呈空心结构的手柄既可以放置一些应急的小物件如创口贴,也可以作为电池筒容纳电池。
上述手柄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上述手柄的一侧设有护手杆,护手杆与手柄形成护手腔。护手腔可以进一步保护持握在手柄上的手不被玻璃碎片划伤,并还能起到防止在撞击时手会从手柄上完全滑脱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击窗器在第一凸头之后手柄之前设置有扩撞层,该扩撞层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凸头的横截面积,两者呈阶梯状,所以能在第一凸头将玻璃击出一个孔洞后由扩撞层扩大玻璃破碎的面积,显著提高了击碎玻璃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 凸头 2 扩撞层 3 灯
4 防溅层 5 手柄 6 盖子
7 护手腔 8 开关 9 护手杆
10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击窗器包括一个用于撞击玻璃的第一凸头1、用于敲击玻璃的第二凸头1、用于扩大玻璃击碎面积的扩撞层2、用于防止玻璃碎片回溅的防溅层4、用于产生光源的led灯3、用于控制led灯3是否通电发光的开关8、兼作电池筒的手柄5、与手柄5盖合的盖子6、用于保护手不会被玻璃碎片划伤和持握时不会滑脱的护手杆9和护手腔7。
呈一小圆柱体的第一凸头1与呈一圆饼形的扩撞层2相连,扩撞层2与防溅层4相连,其中三者的横截面积关系是,防溅层4>扩撞层2>第一凸头1,三者构成阶梯状,其中第一凸头1与扩撞层2设于防溅层4的下端位置。
在防溅层4设有第一凸头1与扩撞层2的那一面的上端还设有灯3,在防溅层4的侧面则垂直设有第二凸头1′。
在防溅层4设有第一凸头1的反方向面上的下端设有呈圆柱体的手柄5,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10;另外手柄5的内部呈空心结构,尾部设有可以与之盖合的盖子6,用于兼做电池筒,从而为灯3提供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碧海,未经鲍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9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