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式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4569.8 | 申请日: | 201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平;李长云;师广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宗平 |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2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电机。
背景技术
盘式电机由于其磁极的磁场方向与电机旋转轴的方向是平行的,盘式电机的本体设计为扁平状,常用于一些薄型安装场合。然而对于输出扭矩较大的情况时现有的盘式电机仍有不足。
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公开号为CN101373916A名称为盘式转子电机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公布了一种盘式转子电机,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转轴,转子和定子,转子包括沿转轴的轴向分布的至少一盘状本体,盘状本体固定于转轴上并随转轴转动,盘状本体上设置沿至少两不同半径尺寸的圆周均匀分布的至少两组磁极,每组磁极包括至少两磁极;定子包括沿转轴的轴向分布的第一复合盘组件和第二复合盘组件,第一复合盘组件和第二复合盘组件均固定于外壳;转子的盘状本体位于第一复合盘组件和第二复合盘组件之间;第一复合盘组件和第二复合盘组件均包括励磁线圈、与转子盘状本体上且沿至少两个不同半径尺寸的圆周均匀相隔的两组磁极相对应的至少两组铁芯、以及缠绕于铁芯上的电枢线圈。本发明的不足有,在一些需要较大扭矩的应用场合,这种设计的输出扭矩不足。为了增加输出扭矩该发明是通过增加盘状本体的个数或者增加磁极对数,这样电机转子厚度增加,重量较大,加工难度增大。并且,电枢盘形状为扇形或梯形在加工时有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圆盘式的,转子盘轻便,适用于需要较大扭矩的场合的盘式电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盘式电机,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转子盘,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定子盘和下定子盘,上、下定子盘配合构成扁平状的本体;上、下定子盘相对应的内侧固定有定子磁极;其特征是,所述转子盘为圆形,转子盘从圆心起径向依次包括相连接的镂空的轮毂状连接盘、轨道和转子磁极座;所述连接盘中部为轴套,所述轴套通过轴承与上、下定子盘配合;所述转子磁极座为圆环形;转子磁极座两面固定有与定子磁极对应的转子磁极。
作为优先,上述定子磁极和转子磁极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定子磁极包括若干定子磁极对,转子磁极包括若干转子磁极对,定子磁极对包括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定子磁极,转子磁极对包括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个转子磁极,定子磁极对、转子磁极对均沿电机轴心圆形阵列分布;定子磁极对数为偶数,定子磁极至少12对,转子磁极对数为偶数对,转子磁极至少8对。
为了保证定子磁极和转子磁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不至于使定子磁极和转子磁极碰触,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还有,述轨道为转子盘上环形的突起,突起上有环形槽;所述上、下定子盘对应转子盘轨道处设有环形轨道,所述轨道和定子盘上的环形轨道中配合有圆环状的尼龙支撑。
为了方便电机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还有,外壳上固定有接线盒,所述定子磁极与接线盒中设置的控制电路电连接。
为了方便在不同安装环境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有,上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辐射状排列的加强筋,外壳上设置有吊装孔。外壳上有加强筋能有效的保护电机不受损伤,并且能适合不同的安装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电机本体结构上,电机本体为扁平形状, 定子与转子外径相等,在对于所需扭矩较大的场合是通过增加电机的定、转子外径同时增加定转子上磁极的个数的方法来实现的,并且电机的转子盘的中心为镂空的轮毂状结构,在增加转子外径的时候不会出现转子重量过大的影响电机的输出效率等情况。由于转子直径的增加在相同磁势能的情况下提高了轴输出扭矩。并且该设计方式不会增加电机的厚度,更适合在所需扭矩大的,安装空间较薄的场合。
电机磁极结构布局:转子磁极与定子磁极设计为平行方式,磁场方向由常规的径向磁场改变为轴向磁场,使磁路大幅度缩短,降低了磁损。
可根据需要的扭矩与转速设计成任意磁极对数的结构,定子磁极对数为偶数对,转子磁极对数为偶数对。根据对转速的要求一般设计为48对至192对,也可根据工况需要设计更多磁极对数,以便达到更大的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轴套,2、轴承,3、上定子盘,4、接线盒,5、外壳,6、下定子盘,7、转子盘,8、底座,9、定子磁极,10、转子磁极,11、定子磁极,12、尼龙支撑,13、加强筋,14、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平,未经李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4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噪音挂式耳机
- 下一篇:基于石墨烯的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波可变传播宽度波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