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滚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24560.7 | 申请日: | 2012-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1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林勇;申先念;许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于文军 |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滚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滚铆机;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铆接工艺是机械制造和加工的关键工艺之一。传统的铆接工艺是将待铆工件预先定位好,再采用多点锤击法完成铆接工艺,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陷:铆接时锤击力难以控制,锤击力过大容易导致待铆工件发生不良变形,锤击力过小又会使铆接不牢固;由于受到锤击,铆接成品的外观质量往往不高,表面粗糙度难以控制。现在还没有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平稳铆接的自动滚铆机。
刷式密封圈作为一种重要的密封设备,其在加工成型时,对铆接工艺要求更高,尤其是它的圈形的结构在利用以往的铆接设备进行加工时,上述缺陷更加明显,严重的影响了刷式密封圈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滚铆机,不但能够实现平稳铆接,保证铆接质量、铆接效率以及成品汽封圈表面光洁度,而且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滚铆机,包括电机、受上述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上述传动机构带动的滚铆轮组,上述滚铆轮组包括:具有与待滚铆工件相契合的轮缘的第一压型轮和第二压型轮,上述第一压型轮和第二压型轮的轴线相互平行。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和链条。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链轮包括:与上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的主动链轮、转向链轮、与上述第一压型轮同轴的第一链轮、与上述第二压型轮同轴第二链轮,上述主动链轮、转向链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均与上述链条咬合并且将其张紧。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中心分别设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述第一链轮与上述第一压型轮通过上述第一传动轴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上述第二链轮与上述第二压型轮通过上述第二传动轴构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压型轮的轮缘向外凸出,上述第二压型轮的轮缘向中心凹陷。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在它们中心连线的两侧分别与上述链条咬合;上述第一链轮与转向链轮在它们中心连线的同侧分别与上述链条咬合。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主动链轮和第二链轮在它们中心连线的两侧分别与上述链条咬合;上述主动链轮和转向链轮在它们中心连线的同侧分别与上述链条咬合。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机为减速电机。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台,上述电机和传动机构位于上述机台内部,上述第一压型轮和第二压型轮位于上述机台的外侧,上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穿过上述机台。
前述的自动滚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轴线平行于竖直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滚铆机,能够对待铆工件进行平稳铆接,保证了铆接质量和铆接效率以及成品表面光洁度,而且第一压型轮和第二压型轮均是可拆卸更换的,大大提高了该自动铆接机的通用性,使其能够适用于多种形状和规格的待铆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铆接机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铆接机的压型轮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电机;2、上定位轮;3、下定位轮;4、第一压型轮;5、第二压型轮;6、链条;7、主动链轮;8、转向链轮;9、第一链轮;10、第二链轮;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机台;1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滚铆机包括:电机1、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带动的滚铆轮组。
其中,电机1能够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为了能够对待滚铆工件实现往复的铆接过程,要求电机1能够实现正反转,所以作为优选,电机1可以采用能够正反转的减速电机。
在电机1的驱动下,待滚铆工件进给到设备中并完成一次进给过程,相应地完成了一次铆接过程,随后可以直接改变电机1的转向,改变滚铆轮组的转动方向,进而改变待滚铆工件的进给方向进行下一次铆接,往复适当次数,最终实现牢固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透平密封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24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烫便携水杯
- 下一篇:一种双管扫描器联动跟踪型原子力显微探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