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9976.1 | 申请日: | 2012-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7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信志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喷砂 射孔聚能压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对采油井实行增产措施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砂射孔压裂是油气井后期开发增产的一种措施,利用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装置通过地面向井底输送高压含砂液流,在井下目标层位进行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实现油井在开发的后期进一步增产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射孔打穿套管,沟通储层和井筒,然后通过压裂或酸化提高单井产量,达到增产目的,但该过程复杂,作业周期长,且对井下油气层有伤害,同时,射孔过程对油气井的固井水泥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缩短油气井的产油寿命,在打开油气井的同时会产生压实作用,降低近井地带储层渗透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采油井的产油周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该压裂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接头、本体及下接头,其中,所述本体的壁上固定喷嘴;所述喷嘴上的喷液孔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本体上的中心过液孔相通;所述本体上部的中心过液孔为锥形。
所述喷嘴在本体的壁上径向均布轴向交错分布;所述喷嘴径向分布的相位角为900或1800;此外,本体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扶正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本体壁上固定的喷嘴的喷孔为锥形过渡孔,锥孔大端与本体上的中心过液孔相通,且本体上部的过液孔为由大至小的锥形孔,经两次孔径的大小变化,进行二级聚能,提高了含砂液体的喷射压力及射流速度,实现喷砂射孔功能;在结构上还考虑了该装置的整体扶正功能。该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及缩短施工周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扶正体,3-本体,4-喷嘴, 5-喷孔,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本体3及下接头6,其中,所述的管柱形本体3的壁上固定喷嘴4;所述喷嘴4上的喷液孔5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该装置的中心进液孔相通;所述本体3上部过液孔为由大至小的锥形孔,经两次孔径3从大至小的变化,进行两次聚能,从而提高含砂液体的喷射压力及射流速度,更好的实现喷砂射孔功能。所述的喷嘴4在本体3的壁上径向均布轴向交错分布,喷嘴4径向分布的相位角为900或1800;所述的本体3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扶正体2。该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信志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庆信志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9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