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铁两用车行驶机构调节系统以及公铁两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5594.1 | 申请日: | 2012-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明;夏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F1/04 | 分类号: | B60F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桑传标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车行 机构 调节 系统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铁两用车行驶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行驶机构调节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行驶机构调节系统的公铁两用车。
背景技术
公铁两用车是一种可以在公路上和轨道上行驶的车辆,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这种公铁两用车上可以安装多种设备,例如安装大型液压泵,从而构成自行式轮轨泵,在工作场合该自行式轮轨泵可以在轨道上行驶,而在需要检修、转移作业场所时则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作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公铁两用车一般均包括公路行走系统和轨道行走系统,以能够在公路或轨道上行驶。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28227A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动式公铁两用车底盘,该底盘由载重汽车底盘改装,行驶速度快,发动机输出动力经分动箱,在公路运行时,使用公路行驶传动轴转动,驱动后桥;在铁路运行时,实用铁路行驶传动轴转动,驱动铁路后轮对,从而驱动整车行驶。再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244684A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车,图1显示该发明专利申请CN101244684A公开的公铁两用车,其由底盘发动机提供动力,该公铁两用车无论处于公路行走状态或铁路行走状态时,驱动轮对均与地面或铁轨相接触,从而起到驱动和承重作用,其采用空气悬挂系统,可主动调平车身左右两侧的高度。又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1327902公开了一种公铁两用牵引叉车及其驱动方法(参见图2所示),其包括一个叉车本体,在其尾部转向轮的后方设置一对由液压传动机构控制的可升降的后轨 道轮,在叉车本体前部驱动轮的前方设置一对固定在主框架上并可随主框架的摆动而升降的前轨道轮,由前部驱动轮驱动轨道轮行驶。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的介绍可以看出,目前公铁两用车中有的公铁两用车的轨道轮通过动力装置直接驱动,而大部分公铁两用车则是利用轨道对橡胶轮胎的反作用力(即行驶驱动力)来驱动整车行走,其轨道轮随动并主要起到承重和导向的作用。但是,这些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在从公路上行驶转换到轨道上行驶或从轨道上转换到公路上行驶,公铁两用车行驶机构的调节基本均是驾驶员凭借经验进行手动操作的,这导致公铁两用车的一些轨道轮常常调节不到位,行驶驱动力往往不均匀,尤其是在轨道上行驶时,容易造成侧倾翻车等作业事故。在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的底盘大多通过专用汽车底盘改装而成的情形下,其行驶速度较快,对驱动轮胎的磨损较大,行驶更加不安全。
具体地,例如在利用轨道对橡胶轮胎的反作用力而驱动整车行走的公铁两用车上,当在公路上行驶时,轨道轮升起不与地面接触,公路行驶车轮与地面接触,车辆发动机经由传动轴驱动公路行驶车轮中的驱动车轮转动,地面对所述驱动车轮的轮胎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行驶驱动力,从而驱动公铁两用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在轨道上行驶时,轨道轮降下与轨道接触,从而起到承重与在轨道上导向的作用,此时公路行驶车轮中的驱动车轮的轮胎仍然与轨道接触,并且承受整车的部分重量,在此情形下,车辆发动机经由传动轴驱动公路行驶车轮中的驱动车轮转动,轨道对该驱动车轮的轮胎产生行驶驱动力,以驱动整车在轨道上行走。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的轨道轮由驾驶员根据经验升降,往往导致一些轨道轮调节不到位,即一些轨道轮与轨道充分接触并承受整车重量,而另一些轨道轮则接触不充分,甚至虚浮地接触,其仅承受整车的极小部分重量,在这种情况下,各个轨道轮实际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公路两用车在轨道上非常不平稳,并且由于各 个轨道轮的高度位置差异,导致两侧的所述驱动车轮与轨道的接触力也存在差异,这使得驱动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存在差异,众所周知地,轨道对驱动车轮的轮胎的摩擦力代表着附着力的大小,而附着力则影响着驱动力的发挥,这使得即使两侧的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相同,但附着力的差异有可能会导致一侧的驱动车轮打滑等,从而导致两侧的驱动力不均匀。此外,在轨道轮调节不到位的情形下,轨道对各个轨道轮的摩擦阻力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导致一些轨道轮由于摩擦力不能转动而只能随着整车滑动,一些轨道轮由于承重过度而转动不畅,这些问题导致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在轨道上行驶时容易发生侧翻、行驶不顺畅等缺陷。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公铁两用车由于行驶机构的调节主要由驾驶员操作来完成自行式轮轨车的状态转换,其对操作人员个人经验及现场观察判断能力的依赖强,调平精度不高,操作时间长,安全性不好,很难找到均匀的最佳行驶驱动力。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需要提供一种公铁两用车行驶机构调节系统,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5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