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脑智能定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02654.4 | 申请日: | 2012-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岳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立雷 |
| 主分类号: | G04G13/00 | 分类号: | G04G13/00;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智能 定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脑智能定时器。
背景技术:
电子焗油,电子烫发,电子吹风,人们用于取暖的电褥子,以及电热毯等都需要人为控制加热时间,需要专门有人监控,不仅造成劳动量大,而且监控时间不精确,影响加热效果,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脑智能定时器,采用微电脑智能芯片内部的定时器来完成计数、定时来控制自动控制电路,来省去人的宝贵时间,通过精确定时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微电脑智能定时器,其组成包括:主控制CPU、按键输入单元、蜂鸣器、继电器、红外线接收器、显示器,所述的按键输入单元、蜂鸣器、继电器、红外线接收器、显示器都与所述的主控制CPU连接。
所述的微电脑智能定时器,所述的主控制CPU采用STC12C520X芯片或兼容的CPU来做主控制器。
所述的微电脑智能定时器,所述的显示器采用双位数码管显示。
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按键控制来控制主控制CPU完成人们预先设定的程序执行过程,完成自动控制,省去人的宝贵时间,通过精确定时来控制电子烫发,电子吹风,人们用于取暖的电褥子,以及电热毯等加热时间的长短,使人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约原材料,有利于环保同时提高材料的以及电气产品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根据电子制图相关规定,相同标号的引脚之间具有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微电脑智能定时器,其组成包括:主控制CPU、按键输入单元、蜂鸣器、继电器、红外线接收器、显示器,所述的按键输入单元、蜂鸣器、继电器、红外线接收器、显示器都与所述的主控制CPU连接。
如图1-2所示:U1为主控制CUP完成整体的系统的时钟总线调度控制命令的发出,外部信号的输入采集。U1为STC12C520X(X代表1/2/3/4/5/6)AD系列微电脑处理器。
按键输入部分:
$1 $2 $3 是三个按键输入
$2为U1的一个外部中断这样有效的提高U1对外部事物的运行的处理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1,$2为系统定义的外部数据模式控制增加以及减少按键,来控制程序的进程以及智能程序的设置,通过外部的(LED_DOUBLE)数码管显示出来,这样是客户使用起来方便得体。
蜂鸣器提示音部分:
FENG1蜂鸣器控制部分,
通过蜂鸣器来表现按键按下,或是程序执行开始是蜂鸣器响起,或是在程序进行中蜂鸣器提供应用的提示。例如:结束控制时,蜂鸣器间歇长响定时为2秒钟响一秒钟停止,这样反复5次,然后数码管显示AA表示程序完成控制。
继电器控制部分:
JDIANQ控制部分,通过U1发出低电平与继电器外部电路配合来控制继电器内部吸合,使继电器3脚与5脚电路导通,使外部的控制电路得到通路的效果,通过程序的编写来控制U1发出高低电平的时间,采用不定期的调整高低电平来实现对电路通断的控制,以及通过FENG1和数码管来显示内部的工作状态,使用户知道现在的控制器工作在什么状态以及剩下的时间和工作的时间。
红外线接收部分
通过红外线接收头,将外部例如遥控器等红外线发射信号通过接收头,转化为数据信号,由U1智能微处理器负责解码,来完成相应的控制或是程序设定。红外线数据线与U1外部中断1相连接。
实施例2:
所述的微电脑智能定时器,所述的主控制CPU采用STC12C520X(X代表1/2/3/4/5/6)AD系列微电脑处理器。芯片或兼容的CPU来做主控制器。
实施例3:
所述的微电脑智能定时器,所述的显示器采用双位数码管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立雷,未经岳立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02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