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3457.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江;李小辉;魏伟;郭枫;方誉;康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8 | 分类号: | H01R12/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器 pcb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铜分流器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锰铜分流器由紫铜连接片和锰铜连接而成,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一般为在紫铜连接片的Z形引脚的与PCB板相贴的部分上冲出第一孔,PCB板上设有与第一孔相对应的第二孔,当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时,首先将第一孔与第二孔对准并将铆钉穿入这两孔,然后将整个组件放入特制的压接工装中,接着采用冲压设备将锰铜分流器与PCB板铆接在一起,从上述描述可知,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由第一孔、第二孔、铆钉构成,本质为在PCB板上进行铆接,因此生产效率较低、损坏率高、成本高、需要特定压接工装,此外用于采样信号的采样脚需要安排单独工序以实现与PCB板的焊接,从而拉长了整个生产流程,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损坏率极低、成本低,同时有利于优化生产流程的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它包括设于PCB板上用于连接锰铜分流器的第二孔,锰铜分流器的紫铜连接片的各Z形引脚的与PCB板相贴的部分上均冲出有竖直向下的插脚,插脚插入相应第二孔并波峰焊焊接,第二孔的数量与插脚的数量相等。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的特点在于无需铆钉,摒弃了铆接,而是利用插脚插入第二孔并波峰焊焊接,插脚直接取的是各Z形引脚的与PCB板相贴的部分上的一点紫铜,相比原先冲第一孔时需要将这段紫铜去掉不同,各Z形引脚的与PCB板相贴的部分上均冲出有竖直向下的插脚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这段紫铜,上述种种,使得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较高、损坏率极低、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能够与其他生产工序整合,比如与采样脚一起波峰焊,适用于自动化生产,从而有利于优化生产流程。
作为改进,插脚与第二孔插紧连接,这样,波峰焊前,在生产线流转受到振动等影响时,锰铜分流器与PCB板就不会相发生互松动脱落等情况,更有利于后期波峰焊的精度和可靠度,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品质,减少次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中的锰铜分流器的主视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中的锰铜分流器的右视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的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的装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PCB板,2、锰铜分流器,3、第二孔,4、Z形引脚,5、插脚,6、锰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锰铜分流器与PCB板连接结构,它包括设于PCB板1上用于连接锰铜分流器2的第二孔3,锰铜分流器2的紫铜连接片的各Z形引脚4的与PCB板1相贴的部分上均冲出有竖直向下的插脚5,插脚5插入相应第二孔3并波峰焊焊接,第二孔3的数量与插脚5的数量相等。
插脚5与第二孔3插紧连接。
图1中网状部分即为锰铜6,为示图简洁,图3和4未特别画出锰铜6;图3或4所示为两个锰铜分流器2,每个锰铜分流器2设有两个Z形引脚4;插脚5位于Z形引脚4的与PCB板1相贴的部分的三分之二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3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遥控智能车位锁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