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71665.9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左朝凤;李传友;陈立新;郭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B23/08 | 分类号: | F02B23/08;F02M61/14;F02M25/07;F01L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连续 燃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二冲程和四冲程的发动机应用往复运动的活塞和缸套的一部分组成了一个可变的燃烧室。在拥有单曲轴的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式发动机中,每个工作室是由气缸中一对对置的活塞组成的燃烧室,燃烧室对活塞直接提供膨胀力。在不同情况下,燃烧在工作循环的某一时刻开始,导致燃烧的间歇性和在每个活塞循环中不同的燃烧过程。例如,传统柴油机或奥托发动机在5000 r/m运转时,在每个循环中完全燃烧从开始、控制到结束仅仅发生在1毫秒内。从发动机控制的观点来看,虽然燃烧速度如此高,但燃烧过程是可控的,但在简化、效率、特别是排放方面仍旧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发动机燃烧系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更高效的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发动机的气缸外部用以使燃油和空气混合物连续燃烧的反应罐、阀门装置、点火装置和喷油器,所述阀门装置设有一组且分别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反应罐通过软管分别连接一组所述阀门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罐内,所述喷油器与所述反应罐连接。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反应罐包括中央燃烧室、进气室、排气室和返回通道,所述中央燃烧室一端与所述进气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室连通,所述中央燃烧室和所述进气室之间设有喷油室,所述喷油室与所述中央燃烧室连接端设有一喷嘴,所述喷嘴口对准所述中央燃烧室,所述喷油室与所述喷油器相连通,所述返回通道从所述排气室连接到所述喷油室。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阀门装置为由电力驱动的装置。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阀门装置包括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阀门机构与所述第二阀门机构通过一壳体相互垂直连通且设于接近所述气缸的上止点位置,所述第二阀门机构由设于其上的排气口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排气室,所述第二阀门机构由设于其上的压缩气体出口通过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进气室。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喷油室包括一个内部螺旋腔,所述螺旋腔内环形分布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内部螺旋腔中心位置贯穿设有一出气口,所述喷嘴包围所述出气口。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安装于其内部的直接连接所述气缸的阀座和第一电磁阀,所述阀座上依次套设第一偏动弹簧和第一铁盘,所述第一电磁阀卡紧所述第一铁盘。
上述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其中,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安装于其内部的滑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滑阀上依次套设第二偏动弹簧和第二铁盘,所述第二电磁阀卡紧所述第二铁盘。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减少了零件数量,改善了使用和维护性;由于多缸共用一个喷油器,仅需要简单的控制和喷射驱动系统;产生的噪音更低;由于燃烧是在可控的连续环境下进行,能够更完全的燃烧,进而减少了排气污染物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阀门装置的安装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阀门装置的剖视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阀门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反应罐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发动机连续燃烧系统的喷油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1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