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化用气助藻水分离收集的电絮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66996.3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良嵘;邢慧芳;王丽;李昊剑;刘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C02F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化用 气助藻 水分 收集 絮凝 装置 | ||
1.一种气助藻水分离收集的电絮凝装置,包括:塔体(10)、主轴(1)、侧连杆(5)、转盘电极板(8)、环状电极板(9)、气体分布器(12)和送气装置(14),所述主轴(1)位于塔体(10)内,主轴(1)上固定有至少1个同极转盘电极板(8),侧连杆(5)紧邻塔体(10)内壁,侧连杆(5)上固定有至少1个同极环状电极板(9),所述转盘电极板(8)与环状电极板(9)交错分布,主轴(1)和转盘电极板(8)可在外部动力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的主轴(1)与侧连杆(5)为导电材质,分别与塔体(10)外直流电源(19)的两极相连接;气体分布器(12)位于塔体(10)下部,与主轴(1)底部连接,气体分布器(12)与位于塔体(10)外的送气装置(1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19)的电压为4~30伏特,进一步优选为5~27伏特,特别优选为6~24伏特;
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19)的电流为0.6~2安培,进一步优选为0.8~1.8安培,特别优选为1~1.5安培;
优选地,所述主轴(1)为导电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侧连杆(5)为导电金属材质;
所述塔体(10)上部设有料液进口(17)和藻体出口(6),且料液进口(17)位于转盘电极板(8)和环状电极板(9)的上方,藻体出口(6)位于料液进口(17)上方;
优选地,所述塔体(10)下部设有料液出口(15),所述料液出口(15)位于气体分布器(12)下方;
优选地,所述塔体(10)底部设有放料口(1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0)为绝缘材料,特别优选为玻璃或塑料;
优选地,所述塔体(10)上部或/和下部设有扩大段;藻体出口(6)位于上部扩大段(3)的侧面,料液进口(17)位于上部扩大段(3)下方,且在转盘电极板(8)和环状电极板(9)的上方;所述料液出口(15)位于气体分布器(12)下方,且在下部扩大段(4)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器(12)由气体分布头和防护罩(11)连接组成,防护罩(11)位于气体分布头上方,防护罩(11)与主轴(1)底部连接,气体分布头与位于塔体(10)外的送气装置(14)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头为陶瓷基多孔材料。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装置(14)为脉冲送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送气装置(14)的供气间隔为100秒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80秒,特别优选为30~60秒;
优选地,所述送气装置(14)每次的供气时长为0.5~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8~8分钟,特别优选为1~5分钟;
优选地,所述送气装置(14)的气压为0.6~7MPa,进一步优选为0.8~6MPa,特别优选为1~4MPa。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电极板(8)为导电金属或石墨;
优选地,所述环状电极板(9)为导电金属或石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塔体(10)、主轴(1)、侧连杆(5)、转盘电极板(8)、环状电极板(9)、气体分布器(12)和送气装置(14),所述塔体(10)为封闭型圆柱形结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扩大段,上部扩大段(3)的侧面设有藻体出口(6),上部扩大段(3)与电极板之间设有料液进口(17),气体分布器(12)与下部扩大段(4)之间设有料液出口(15),下部扩大段(4)底部设有放料口(16);所述主轴(1)位于塔体(10)内,主轴(1)上固定有至少1个同极转盘电极板(8),侧连杆(5)紧邻塔体(10)内壁,侧连杆(5)上固定有至少1个同极环状电极板(9),所述转盘电极板(8)与环状电极板(9)交错分布,主轴(1)和转盘电极板(8)可在外部动力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的主轴(1)与侧连杆(5)为导电材质,分别与塔体(10)外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气体分布器(12)位于塔体(10)下部,由气体分布头和防护罩(11)组成,防护罩(11)位于气体分布头上方,防护罩(11)与主轴(1)底部连接,气体分布头与位于塔体(10)外的送气装置(1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69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传感器心肺复苏按压深度指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骨科按摩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