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零排放回收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56068.9 | 申请日: | 2012-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明;陈庆;宋卫国;万立骏;马坤松;张椿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02F9/06;C02F1/46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徐申民;汤国华 |
| 地址: | 32503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行业 腐蚀 排放 回收 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1.一种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腐蚀废酸液流及作为扩散渗析接收液的纯水液流以反向流方式注入扩散渗析器(101),分离得到第一股回收酸液流及含有绝大部分铝盐及部分游离酸的废盐液;
b)取第一股回收酸液流中的部分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103)的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
c)将扩散渗析器(101)的废盐液及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以同向流方式注入双极膜电渗析器(103),在电场作用下得到回收的纯净铝盐或聚合铝盐液和第二股回收酸液;
其中,废酸是废HCl、废H2SO4、废HNO3以及这些酸中两种以上的混合废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扩散渗析器(101)中采用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器(101)几何外形为板框式或卷绕式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扩散渗析器(101)入口处的原腐蚀废酸液流及纯水液流的流量强度为0.5-2.0L/(m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器(103)采用两隔室结构,极膜(106)包含至少一个重复单元(200),其中,极膜(106)使用阳离子膜,重复单元(200)由阴离子膜(108)间隔双极性离子膜(107)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器(103)采用的极室液为含氧酸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器(103)采用的极室液为与待处理废酸含有相同阴离子的含氧酸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还加入纯水与选取的第一股回收酸液流混合,将混合液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103)的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极膜电渗析器(103)的电流密度为20-400mA/cm2。
9.一种铝箔行业腐蚀废酸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扩散渗析器(101)和通过管道与其连接的双极膜电渗析器(103),其中,原腐蚀废酸液流(201)与作为扩散渗析接收液的纯水液流(202)以反向流方式注入扩散渗析器(101),得到第一股回收酸液流(204)及废盐液液流(203),取第一股回收酸液流(204)中的部分液流当作作为双极膜电渗析接收液母液的回收酸液流(206),与作为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的纯水液流(207)通过混合器(102)混合得到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流(208),将扩散渗析产生的废盐液液流(203)及双极膜电渗析酸接收液流(208)以同向流方式注入双极膜电渗析器(103),得到纯净铝盐或聚合铝盐液流(209)及第二股回收酸液流(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扬州宏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606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