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及钢化炉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52329.X | 申请日: | 2012-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龙;左岩;杨磊;张保军;赵芳红;傅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03B27/04 | 分类号: | C03B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化玻璃 冷却 方法 钢化炉 冷却系统 | ||
1.一种钢化炉冷却系统,用于对钢化玻璃进行冷却,包括向钢化炉送入空气的风机、集风箱及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在该集风箱或送风通道上安装一个盛放液氮的液氮罐,液氮罐有阀口与集风箱连接,且该阀口装有与风机启动联机的电磁阀。
2.一种钢化玻璃冷却方法,用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钢化炉冷却系统,在玻璃淬冷阶段,使用风机向钢化炉送入空气,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风机送入空气的同时向与风机相连的集风箱内短时间注入液氮的骤冷过程,使集风箱内形成空气与气化液氮的混合冷却介质,并使该混合冷却介质通过送风通道被送入钢化炉中淬冷钢化炉内的高温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氮注入集风箱内的骤冷时间不超过玻璃淬冷阶段时间,骤冷时间一般为10s。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骤冷过程空气与液氮混合比例为100m3空气:10~40升液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液氮全部注入集风箱实现骤冷后,还包括所述风机持续送入空气数十秒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风机送风速度在10m3/s,所述混合冷却介质进入钢化炉的送风速度在12m3/s。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冷却介质进入钢化炉的温度从室温降低30℃以上,优选控制在4~-50℃。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厚度6mm普通玻璃进行钢化,进行以下操作:在玻璃淬冷阶段,风机以10m3/s的送风速度向集风箱中送入空气,同时将10-40L(优选20L)液氮注入集风箱中,在10秒钟内注完,使液氮与风箱中流动空气混合并气化,随着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并以12m3/s的速度进入钢化炉,钢化炉进风口温度下降至4~-50℃(20L液氮注入时为-20℃),完成骤冷过程;风机继续以原送风速度持续送入空气40-50s,完成淬冷阶段过程;由风机按原送风速度送入空气缓冷3分钟,将玻璃从钢化炉中取出得普通钢化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厚度3mm或以下薄层玻璃或厚度12mm的玻璃进行钢化,进行以下操作:玻璃淬冷阶段,风机以10m3/s的送风速度向集风箱中送入空气,同时将20L液氮注入集风箱中,在10秒钟内注完,使液氮与风箱中流动空气混合并气化,随着气流进入送风通道并以12m3/s的速度进入钢化炉,钢化炉进风口温度下降至-20℃,完成骤冷过程;风机继续以原送风速度持续送入空气40-50s,完成淬冷阶段过程;由风机按原送风速度送入空气缓冷3分钟,将玻璃从钢化炉中取出获得薄层钢化玻璃。
10.权利要求9所述钢化玻璃冷却方法生产得到的3mm或以下薄层钢化玻璃或12mm厚过钢化玻璃;所述薄层钢化玻璃的玻璃强度达到普通钢化要求;所述过钢化玻璃表面平均应力达270MPa,90%的玻璃碎裂粒度小于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23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