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钴-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在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37887.9 | 申请日: | 2012-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9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胡中爱;李晓婷;贾鹏飞;李志敏;杨玉英;吴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制备 及其 超级 电容器 电极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钴-铋复合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钴-铋复合氧化物材料在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它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比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可瞬间释放特大电流,具有充电时间短、充电效率高、循环使用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以及基本无需维护等特点,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技术发展的核心,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物质应具有适当的热力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子、离子导电性,并且在商业应用中要求其成本低且重量轻。
Co3O4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料。纳米Co3O4具有独特的电子学、磁学和催化性能等,在气体传感器、催化剂、磁性材料以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复合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不仅能够实现材料性能和成本的合理利用,并且具有单一电极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钴-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上述钴-铋复合氧化物在制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一)钴-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本发明钴-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Bi(NO3)3·5H2O和Co(NO3)2·6H2O溶解到DMF中,于160~200℃下处理10~12h,抽滤,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洗涤,抽滤产物于40~60℃真空干燥12~24h,得到钴-铋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于250~300℃热处理4~5h,得到钴-铋复合氧化物。
所述Bi(NO3)3·5H2O与Co(NO3)2·6H2O的摩尔比分别为:1:2(Bi0.4Co0.8O1.4);3:2(Bi0.6Co0.4O1.6);4:3(Bi0.8Co0.6O0.8);2:1(Bi1.0Co0.5O2.0);3:1(Bi1.2Co0.4O2.2);14:3(Bi1.4Co0.3O2.4);8:1(Bi1.6Co0.2O2.6)。
所述抽滤采用砂芯过滤装置,且滤膜为孔径45μm的有机滤膜。
本发明制备的钴-铋复合氧化物,其分子表达式为Bi2xCo(1-x)O(2x+1),其中,x=0.2,0.3,0.4,0.5,0.6,0.7,0.8。
下面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以及电化学工作站CHI660B对本发明制备的钴-铋复合氧化物材料的结构及性能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氢氧化物前驱体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图片。从图1可以看出,前驱体复合物呈现纳米颗粒堆积成的不规则椭球状,颗粒直径大约40nm左右。一些粒子相互堆积成为粒径较大的颗粒,而且颗粒之间形成了许多孔洞。
图2为本发明的复合氧化物Bi1.6Co0.2O2.6的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图片。从图2复合氧化物继承了前驱体不规则颗粒的形貌,但颗粒的粒径相比于前驱体略有所增大,大约是50nm。粒径增大是烧结所致。复合氧化物的颗粒之间存在着许多介孔,这些孔道有利于电解质离子的渗透,从而有助于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更好的发挥电化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7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变换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