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527635.8 | 申请日: | 2012-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奎;吴军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奎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9/1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栓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属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脑血栓形成一般起病较缓慢,从发病到病情发展到高峰,多需数十小时至数天。这种病常在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生。一些病人往往睡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早晨醒来时发现偏瘫或失语,这可能与休息时血压偏低、血流缓慢有关,但也有一些在白天发病的病人,常有头昏、肢体麻木无力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中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所占比例大幅增加,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偏高,造成“三高”人群数量不断增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成为目前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脑血栓就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理论博大精深,绝大多数疾病都能够从中医中找到治疗途径,中医治疗更有着治标固本的优势和经验,中药治疗脑血栓方法已被患者所接受,现已公布治疗脑血栓的专利技术对治疗脑血栓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还存在疗效慢、疗程长的问题,需要中医界加强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本中药制剂治疗脑血栓疗效快、药效直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10~20,黄芪25~35,丹参10-20,钩藤10-20,水蛭10-15,天麻10~15,赤芍10~15,川牛膝10~20,陈皮10-20,麦冬10-20,山渣10-20。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当归15克,黄芪30克,丹参15克,钩藤15克,水蛭12克,天麻12克,赤芍12克,川牛膝15克,陈皮15克,麦冬15克,山渣15克。
治疗时,取上述原料药,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约40分钟后,滤去药渣,制成汤剂。口服,每日一剂,15天一疗程。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药的药理药效如下:
当归:《汤液本草》:当归头能破血,身能养血,尾能行血。若全用,在参、芪皆能补血;在牵牛、大黄,皆能破血,佐使定分,用者当知。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惟酒蒸当归,又治头痛,以其诸头痛皆属木,故以血药主之。
黄芪:有补气固表、通脉络、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能。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本草汇言》: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主男妇吐衄、淋溺、崩血之证,或冲任不和而胎动欠安,或产后失调而血室乖戾,或瘀血壅滞而百节攻疼,或经闭不通而小腹作痛,或肝脾郁结而寒热无时,或症瘕积聚而胀闷痞塞,或疝气攻冲而止作无常,或脚膝痹痿而痛重难履,或心腹留气而肠鸣幽幽,或血脉外障而两目痛赤,故《明理论》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地,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芎劳,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本草述》:治中风瘫痪,口眼喎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本草新编》:钩藤,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但风火之生,多因于肾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于补阴药中,少用钩藤,则风火易散,倘全不补阴,纯用钩藤以祛风散火,则风不能息,而火且愈炽矣。
水蛭:又名“蚂蟥”。《神农本草经》记载,水蛭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闭经、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病症。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本草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①缪希雍:“木芍药色赤,赤者主破散,主通利,专入肝家血分,故主邪气腹痛。其主除血痹、破坚积者,血瘀则发寒热,行血则寒热自止,血痹疝瘕皆血凝滞而成,肢凝滞之血,则痹和而疝瘕自消。凉肝故通顺血脉,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恶血,逐贼血。营气不和则逆于肉里,结为痈肿,行血凉血,则痈肿自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奎,未经杨福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管件接头
- 下一篇:一种橡胶软管用防拔脱管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