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520509.X | 申请日: | 2012-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9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成来飞;张立同;范尚武;李良军;刘小瀛;陈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18/00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 冲击 金属 陶瓷 多层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预制体:
步骤a1:将质量分数为45%的陶瓷粉、3%的分散剂磷酸三乙酯、40%的溶剂加入球磨罐中,球磨24~48小时,再加入质量分数为5~10%的粘结剂聚乙烯醇缩丁醛、质量分数为2~7%的增塑剂球磨24~48小时,得到陶瓷浆料;所述溶剂是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和甲苯;所述增塑剂是体积比为1:1的丙三醇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步骤a2:调整双刮刀流延机的前刮刀高度为0.2~0.8mm,后刮刀高度为0.4~1mm,再将步骤1制备的陶瓷浆料放入流延机的浆料槽中进行流延,传送带速度为0.2~1m/min,流延薄膜在室温干燥后脱模得到陶瓷薄膜坯体;
步骤a3:将陶瓷薄膜进行叠层并轧辊,孔隙率控制在20~40%,厚度为0.4mm~2mm,得到陶瓷预制体;
步骤2制备金属薄膜坯体:
步骤b1:将质量百分比是70%的金属粉、3%的分散剂磷酸三乙酯和15%的溶剂加入球磨罐中,球磨分散24~48小时;再加入质量分数为5~10%的粘结剂聚乙烯醇缩丁醛、质量分数为2~7%的增塑剂球磨24~48小时,得到金属浆料;所述溶剂是体积比为1:1的异丙醇和甲苯;所述增塑剂是体积比为1:1的丙三醇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步骤b2:调整双刮刀流延机的前刮刀高度为0.2~0.8mm,后刮刀高度为0.4~1mm,再将步骤2制备的金属浆料放入流延机的浆料槽中进行流延,传送带速度为0.2~1m/min,流延薄膜在室温干燥后脱模得到金属薄膜坯体;
步骤3叠层预制体:将步骤1制备的陶瓷预制体和步骤2制备的金属薄膜交替叠层至需要厚度,进行冷等静压压制,压力为150~300MPa,保压1~5分钟,得到叠层预制体;
步骤4:将制备的叠层预制体装入石墨模具,置于高温真空炉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00~900℃后保温0.5~2h;再随炉降温至室温;
步骤5:取出预制体并放入热压炉,对热压炉抽真空,当热压炉的气压低于3.0×10-3Pa时,以1~3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200℃,再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烧结温度1800~2000℃,然后保温0.5~2h;升温时沿预制体的叠层方向向预制体施加10~30MPa的压力;
步骤6:卸去施加在预制体上的压力,并以5~20℃/min的降温速率至室温,得到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的粒度为0.5~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的粒度为200~4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钨粉、铪粉、铌粉、铁、铁合金、锆粉或钛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高能冲击的金属/陶瓷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为SiC、Si3N4、AlN或Al2O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5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陶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机载三维数字地图导航智能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