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38292.8 | 申请日: | 2012-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芳;秦绪平;柴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10;C08G18/67 |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用途广泛。传统水凝胶由于机械性能差而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研制高强度水凝胶材料成为水凝胶研究领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热点问题。目前由金属、陶瓷等材料制备的人工生物组织,虽然机械强度高,但不具有人体组织的优点。水凝胶由于摩擦系数小,具有用作人造关节软骨的潜力,若制备出机械强度优异的水凝胶,可以拓展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如用作关节软骨、腱、韧带等;同时可以拓展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用作分离膜、燃料电池膜、光学器件、用在印刷行业等。
生物组织结构都具有规整性,但传统水凝胶不具有规整性。传统水凝胶是由小分子化学交联剂(如N,N′—亚甲双丙基烯酰胺)制备而成。由于交联点在体系内的无序分布造成链节长短不一,使每条链所能承受的应力不同,应力容易集中于短链而首先断裂,继而引起整个水凝胶的破裂,因而水凝胶的整体机械性能差。近年来,采用纳米级粒子作交联剂,通过提高水凝胶的结构规整性从而提高水凝胶的强度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以纳米粒子做交联剂所制备的高强度水凝胶,包括以粘土为交联剂的粘土复合结构水凝胶、以疏水性的大分子微球为交联剂的大分子微球复合结构水凝胶,以及以微凝胶为交联剂的微凝胶复合水凝胶。粘土复合结构水凝胶和微球复合结构水凝胶均需要从纳米粒子表面开始引发聚合。
在Colloid Polym Sci(2009)287:621-625论文上公开了采用含有双键的反应性微凝胶作为交联剂制备微凝胶复合水凝胶,该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但是制备含双键的微凝胶时涉及到反相微凝胶乳液的制备、改性、洗涤、后处理、重新分散等过程,制备工艺比较复杂,且反相微凝胶乳液的重新分散时需要先破乳除油,工艺复杂且分散过程由于粒子凝结造成分散困难。专利号为ZL200910255805.X的国家发明专利公开了微凝胶复合水凝胶制备的后交联法,同样涉及到反相微凝胶乳液制备及破乳除油的复杂工艺,且同样存在分散过程由于粒子凝结造成的分散困难问题。而聚氨酯体系引入双键容易,此外水性聚氨酯乳液可以直接分散于水中,分散过程比丙烯酰胺反相微凝胶乳液容易,且分散更加均匀。因此采用含双键的聚氨酯粒子作交联剂,不添加其它小分子化学交联剂,制备具有规整结构的丙烯酰胺水凝胶,以期提高水凝胶的强度,且制备工艺比微凝胶复合水凝胶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聚氨酯粒子作交联剂的高强度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高强度水凝胶时,不存在聚合物粒子分散困难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高强度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含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含双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2000(PPG)及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在上口密封的水浴中70℃搅拌反应1-2小时,加入丙酮,然后将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甲基丙烷(TMP)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上述反应体系中反应2-3小时,将水浴温度调至65℃,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反应2-3小时,降至室温,加入三乙胺中和,强烈搅拌下加入蒸馏水。上述所用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TDI:6.1-6.3%
PPG:15-16%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2-0.03%
丙酮:3.0%
DMPA:2.6-3.2%
TMP:0.1-0.4%
DMF:8.9%
三乙胺:2.5-3.2%
丙烯酸羟乙酯:1.1-1.3%
水:58.5-59.5%
2,制备预聚液
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加入水中,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加入过硫酸铵,然后加入步骤1制备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加入丙烯酰胺充分溶解后获得预聚液。其所用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丙烯酰胺:20-22%
AMPS:1%
过硫酸铵:0.02-0.04%
氢氧化钠:0.24%
水:66-71%
聚氨酯乳液:6-12.5%
3,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8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室条件下万能材料试验机用CT试样拉杆
- 下一篇:一种标本密封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