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及其除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28632.9 | 申请日: | 2012-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长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5/00 | 分类号: | C02F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瑞琪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变频 电磁 除垢 及其 方法 | ||
1.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除垢仪壳体,除垢仪壳体的一侧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点阵液晶显示屏,点阵显示屏一侧依次设置有主菜单按键(21)、参数设定按键(18)、启动键(19)及钥匙开关(20),除垢仪壳体内包括有单片机主控板(1),所述单片机主控板(1)分别通过导线与LED背光控制模块(2)、点阵液晶显示模块(3)线圈功放触发电路模块(4)、D/A转换器(7)、线圈报警模块(9)、启动键(19)、主菜单模块(21)、复位电路模块(13)、参数设定模块(12)、PC机通讯模块(11)、测量模块(10)、钥匙开关(20)连接,所述LED背光控制模块(2)通过导线与所述点阵液晶显示模块(3)连接,所述线圈功放触发电路模块(4)通过导线依次与所述线圈功率放大模块(5)、输出线圈(6)连接,所述D/A转换器(7)通过导线与线圈功率电源控制模块(8)连接,所述参数设定模块(12)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面板上的参数设定按键(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报警模块(9)包括有线圈电流报警模块(16)和线圈电压报警模块(17),所述线圈电流报警模块(16)和线圈电压报警模块(17)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主控板(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功率放大模块(5)包括有四组功放桥电路,所述每组功放桥电路包括有四个IGBT管,所述每组功放桥电路连接一个输出线圈(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10)包括有线圈电流测量模块(14)和电源电压测量模块(15),所述线圈电流测量模块(14)和所述电源电压测量模块(15)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主控板(1)连接,所述线圈电流测量模块(14)包括多组测量模块,每组测量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主控板(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液晶显示模块(3)采用OCM320240液晶显示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C机通讯模块(11)内的芯片为MAX232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电流测量电路模块(14)包括有至少四组线圈电流测量电路模块。
8.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的除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调整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形成最佳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及最佳工作频率:
设备交付用户前,先由厂商专业技术人员输入现场参数,并对设备进行调整,使通用变频电磁除垢仪具有最佳工作电压、最佳工作电流及最佳工作频率;
步骤2、将最佳频率控制信号变成功率放大后的调频电流并加载到输出线圈:
单片机主控板将步骤(1)中生成的最佳频率信号PWM1和PWM2输出至线圈功放触发电路模块(4)和线圈功率放大模块(5),线圈功放触发电路模块(4)产生频率触发信号,频率触发信号作用于线圈功率放大模块,线圈功率放大模块(5)内所有的功放桥电路同时接收最佳频率信号PWM1和PWM2,这两个最佳频率信号PWM1和PWM2同时控制触发驱动器的高/低电平的输入端,使所有功放桥电路同步工作,不同组的功放桥电路中电磁场同步变化,IGBT管按对角线分成两组,同一时刻一组关闭,另一组导通,为输出线圈(6)提供功率,并在不同组输出线圈(6)中形成方向变化的交变调频电流;
步骤3,利用形成交变调频电流进行除垢:
所述输出线圈(6)被提前环绕于待除垢管道上,经步骤2所述输出线圈(6)内的交变调频电流产生高频振荡,在固定的输出线圈(6)内形成高频电磁场,待除垢管道内的冷却水在吸收高频电磁场能后,水分子被不断反复极化形成单分子或小谛合群体状态的水,改变冷却水中沉积物质的存在形态和相关离子的物理性能及水分子与其他离子的结合状态,使结垢晶体沉积物析出的时间延长,并以细小的无定形的颗粒析出,最终使水垢松动剥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86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