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汤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20235.7 | 申请日: | 2012-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卡迪诺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164 | 分类号: | A23L1/1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 地址: | 226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汤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汤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糯米制作的食品方面品种较少,口味比较单一,传统汤圆特点是香甜,对于其营养价值开发以及如何使其口味更丰富、更协调还有待提高,无论如何改变,都没法改变汤圆原料给人的感觉,太甜、太腻,很多人怕甜腻就不去吃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成分高的汤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汤圆,包括面皮和馅料,所述面皮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糯米 40-60份;
玉米 20-30份;
红薯 10-20份;
银耳提取物 5-10份;
胡萝卜素 2-5份;
所述银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银耳与水按重量比为1:2-5混合,煮沸后,保持0.5-1小时,静置10-3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即银耳提取物。
所述馅料为豆沙馅或芝麻馅。
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称取糯米40-60份、玉米20-30份、红薯10-20份、银耳提取物5-10份和胡萝卜素2-5份,洗净后滤干;
b、将上述原料混合物滤干后,碾磨成浆,放入滤袋中,压干水分,制成汤圆粉;
c、将汤圆粉放入容器中,不断添加热水,边添加热水,边搓揉汤圆粉,直至汤圆粉变成湿度适中的面团,然后取一小团面团揉搓成圆形,中间抠一个可放置馅料的窝,将馅料放入窝中,再揉搓成圆形的汤圆。
本发明的优点是:玉米和糯米富含维生素,红薯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胡萝卜含维生素A多,改善了汤圆的口感,皮爽滑,不甜腻,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并不能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汤圆,包括面皮和馅料,馅料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面皮按以下原料组成:
糯米 40克;
玉米 20克;
红薯 10克;
银耳提取物 5克;
胡萝卜素 2克;
银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银耳与水按比为1:2混合,煮沸后,保持0.5小时,静置1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即银耳提取物。
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以下原料称取糯米40克、玉米20克、红薯10克、银耳提取物5克和胡萝卜素2克,洗净后滤干;
b、将上述原料混合物滤干后,碾磨成浆,放入滤袋中,压干水分,制成汤圆粉;
c、将汤圆粉放入容器中,不断添加热水,边添加热水,边搓揉汤圆粉,直至汤圆粉变成湿度适中的面团,然后取一小团面团揉搓成圆形,中间抠一个可放置馅料的窝,将馅料放入窝中,再揉搓成圆形的汤圆。
实施例2
一种汤圆,包括面皮和馅料,馅料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面皮按以下克的原料组成:
糯米 50克;
玉米 25克;
红薯 15克;
银耳提取物 7克;
胡萝卜素 3克;
银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银耳与水按比为1:3混合,煮沸后,保持0.7小时,静置12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即银耳提取物。
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以下原料称取糯米50克、玉米25克、红薯15克、银耳提取物7克和胡萝卜素3克,洗净后滤干;
b、将上述原料混合物滤干后,碾磨成浆,放入滤袋中,压干水分,制成汤圆粉;
c、将汤圆粉放入容器中,不断添加热水,边添加热水,边搓揉汤圆粉,直至汤圆粉变成湿度适中的面团,然后取一小团面团揉搓成圆形,中间抠一个可放置馅料的窝,将馅料放入窝中,再揉搓成圆形的汤圆。
实施例3
一种汤圆,包括面皮和馅料,馅料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面皮按以下克的原料组成:
糯米 60克;
玉米 30克;
红薯 20克;
银耳提取物 10克;
胡萝卜素 5克;
银耳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银耳与水按比为1:5混合,煮沸后,保持1小时,静置30分钟后,过滤,取滤液,即银耳提取物。
一种汤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卡迪诺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卡迪诺节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20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