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场板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18868.4 | 申请日: | 201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郝跃;张凯;马晓华;陈永和;曹梦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423;H01L21/335 |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源场板异质结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领域,涉及半导体器件,可用于微波功率放大器、无线雷达、单片集成电路等领域。
背景技术
GaN材料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大的禁带宽度、高的临界击穿场强、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饱和速度,在高频、高温、高压以及大功率领域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自从1993年,Khan等人报道成功的研制出了第一支AlGaN/GaN异质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经过材料质量、器件工艺以及器件结构的不断改进,其性能不断取得突破。但是AlGaN/GaN微波功率器件中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其中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存在栅漏电大以及电流崩塌现象,导致器件击穿电压低,输出功率以及功率附加效率PAE受到极大的限制。并且大的漏电带来附加的噪声、损耗,将直接影响到器件的长期可靠性。研究发现这两种现象都与栅靠漏端处的电场有关。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工作时,势垒层中的电场线分布并不均匀,栅极靠近漏极一侧的边缘往往收集大部分的电场线,因此此处的电场相当高。此处的的高电场会使得栅极漏电增大,容易触发器件的雪崩或者遂穿击穿,导致了GaN材料高击穿电压和大功率等优势不复存在。并且加大栅电子注入到AlGaN表面,导致了严重的电流崩塌,大大的限制了器件的功率特性。
为了提高AlGaN/GaN HEMTs的击穿电压以及降低电流崩塌对器件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场板结构被提出,并且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Γ栅AlGaN/GaN HEMTs。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场板电极对载流子的耗尽作用,增加耗尽区宽度,增加耗尽区可以承受的电压,从而提高器件的源漏击穿电压,参见Enhancement of breakdown voltage in AlGaN/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 using a field palte,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48,No.8,pp.1515-1521,August,2001。同时场板屏蔽部分来自于漏端的电场线,缓和了栅偏漏端的电场的过度集中,使得栅边缘以及场板下的电场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由于高场导致的栅电子的遂穿以及对AlGaN表面的电子注入,降低了电流崩塌效应。为了进一步调制电场分布,提高击穿电压,一些研究者开始考虑采用双场板甚至多层场板的结构,Γ请参见High breakdown voltage AlGaN/GaN HEMTs achieved by multiple field plates,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Vol.25,No.4,pp.161-163,April 2004。但是场板的引入会增加栅漏间的反馈电容,导致了器件增益的下降。为了解决增益下降的问题,部分人采用了第二层场板结构,且将第二层场板与源极相连,形成源场板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场板和沟道间的电容是漏-源电容,而漏源电容对功率增益特性没有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器件的增益,参见High-gain microwave GaN HEMTs with source-terminated field-plates,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Technical Digest,pp.1078-1079,December 2004。此外,在2005年,Yuji Ando等人报道了采用栅场板和源场板双层场板的结构,有效的减小了器件的栅漏反馈电容,获得了非常高的击穿电压,输出功率以及线性增益,参见Novel AlGaN/GaN dual-field-plate FET with high gain,increased linearity and stability,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ion Devices Meeting Technical Digest,pp.576-579,December 2005。但是,由于源场板与栅场板的距离比较远,即使采用源场板结构,仍然不能完全地屏蔽栅漏电容,获得最佳的功率增益特性。同时,采用多层场板结构的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的制作工艺变得更加复杂,增加一层场板都需要额外的光刻、金属蒸发、介质材料的沉积、清洗等工艺步骤,大大的增加了工艺的复杂度。且每一步工艺都有一定的成品率,随着工艺步骤的增加,使得最后得到的器件的成品率以及均匀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场板技术的不足,充分利用第一层场板,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品率高的源场板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以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和射频功率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8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数学作图尺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