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92333.4 | 申请日: | 2012-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施鸿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郑红娟;宋志强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转发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Mac-in-Mac模式的最短路径桥SPBM网络中的骨干网边缘网桥BEB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BEB设备接收针对本地配置的服务实例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为该服务实例分配的至少两个骨干网虚拟局域网B-VLAN以及各个B-VLAN映射到的等价树ECT算法,其中,每一个B-VLAN映射到一种ECT算法,不同的B-VLAN映射到的ECT算法不同;
针对设置有同一服务实例的对端BEB设备,BEB设备根据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单元LSP信息以及该服务实例的每一个B-VLAN映射到的ECT算法,为该服务实例的每一个B-VLAN计算一条本BEB设备与该对端BEB设备之间的转发路径,获得该服务实例的不同B-VLAN所对应的不同的转发路径;
BEB设备通过一服务实例的第一转发路径传输数据流;
BEB设备检测到该服务实例的第一转发路径中有链路发生中断;
BEB设备将所述第一转发路径上传输的数据流,切换到该服务实例的转发路径中的第二转发路径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该服务实例的不同B-VLAN所对应的不同的转发路径包括:
BEB设备为该对端BEB设备分配一个单播伪线PW组;
针对该服务实例的每一个B-VLAN,BEB设备根据自己的LSP信息以及接收到的LSP信息,使用该B-VLAN映射到的ECT算法,以自己为根节点计算单播最短路径树SPT树,以确定到该对端BEB设备的出接口;
BEB设备为该对端BEB设备的每一个B-VLAN生成一个单播PW,将生成的单播PW的PW表项下发到单播PW表,并设置单播PW的发送及接收属性,其中,针对该对端BEB设备生成的所有PW均属于为该对端BEB设备分配的单播PW组,每一个单播PW的PW表项中包括:单播PW组标识ID、PW ID、B-VLAN和出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BEB设备接收到来自骨干网的Mac-in-Mac报文之后,通过查找单播PW表,确定与该Mac-in-Mac报文中携带的骨干网服务实例标识I-SID、B-VLAN、和骨干网源MAC B-SMAC相对应的单播PW,并在该Mac-in-Mac报文中携带的源用户网络媒体访问控制C-MAC地址是未知C-MAC地址时,将该源C-MAC地址学习到该I-SID所指示的服务实例对应的C-MAC地址表中,并将该源C-MAC地址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该单播PW所属的单播PW组;
其中,所述BEB设备通过一服务实例的第一转发路径传输数据流,包括:
BEB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网络的用户报文之后,查找与接收到该用户报文的入接口对应的服务实例;
BEB设备在与查找到的服务实例对应的C-MAC地址表中,查找与该用户报文中携带的目的C-MAC地址相匹配的C-MAC地址对应的出接口;当查找到的出接口为单播PW组时,若该单播PW组中仅有一个PW用于发送和接收,则BEB设备使用单播PW表中与该PW对应的I-SID、B-SMAC、骨干网目的MAC B-DMAC和B-VLAN对该用户报文进行Mac-in-Mac封装,并将封装得到的Mac-in-Mac报文通过与该PW对应的出接口发送出去;
若该单播PW组中有至少两个PW用于发送和接收,则BEB设备根据预定的负载分担规则从该至少两个PW中选择一个PW,使用单播PW表中与所选择的PW对应的I-SID、B-SMAC、B-DMAC和B-VLAN对该用户报文进行Mac-in-Mac封装,并将封装得到的Mac-in-Mac报文通过与所述所选择的PW对应的出接口发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3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