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核酸恒温扩增反应中防止核酸污染和指示其反应结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448.5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袁静;刘威;黄留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鲁兵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核酸 恒温 扩增 反应 防止 污染 指示 结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中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核酸恒温扩增反应中防止核酸污染和指示反应结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恒温扩增方法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nicking enzyme mediated amplification,NEMA)、链替代扩增(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依赖解旋酶的恒温基因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AD)、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transcription-based amplification system,TAS)、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NASBA)又称自主序列复制系统(self-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3SR)、QB复制酶扩增(Q-beta replicase-amplified assay)等。恒温扩增摆脱了热循环的限制,使其应用范围大大增加,而且目前应用的恒温扩增方法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核酸检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但敏感性高会带来扩增物污染和假阳性的问题,从而导致反应结果判读不准确。
其中,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核酸检测方法,再加之其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复杂的仪器,近十多年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的各个领域。虽然LAMP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将其真正应用到病原微生物实际临床检测或检疫单位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例却少之又少,大多都局限于实验室内的基因筛查,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假阳性的问题,也就是扩增产物污染不可控。因为LAMP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任何一点扩增物的溢出都将给LAMP实验带来不可控的污染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用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中防止核酸污染和指示反应结果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核酸恒温扩增反应中扩增物易污染和易产生假阳性导致结果判读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核酸恒温扩增反应中防止核酸污染和指示反应结果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核酸恒温扩增反应中防止核酸污染的方法,是将熔点低于核酸恒温扩增反应温度0-25℃、直径与反应管管径相同的柱状全精炼固态石蜡块或半精炼固态石蜡块加入到反应管中反应液的上方,然后盖上盖,将反应管置于恒温容器进行核酸恒温扩增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全精炼固态石蜡块或半精炼固态石蜡块融化成为液态石蜡覆盖在反应液上表面,使反应液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液态石蜡又恢复为固态,最后用浊度仪对反应液进行结果判读,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反应液始终与外界隔离,可达到防止核酸污染和避免结果假阳性的目的。
所述防止核酸污染的方法适用于所有恒温核酸扩增技术,主要包括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切口酶核酸恒温扩增技术、链替代扩增技术、滚环扩增技术、依赖解旋酶的恒温基因扩增技术、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又称自主序列复制系统)、QB复制酶扩增技术等,尤其适用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
以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为例,本发明防止核酸污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熔点为40-60℃的全精炼固态石蜡或半精炼固态石蜡融化后导入模具后再降温使其凝固,将石蜡制成适用于反应管大小(直径与反应管管径相同)的柱状固态石蜡块;
2)在反应管中将LAMP反应液混合好,将石蜡块加入到反应液的上方;
3)盖上盖,将反应管置于60-65℃恒温容器中进行环介导恒温扩增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固态石蜡块融化成为液态石蜡覆盖在反应液上表面,使反应液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反应;
4)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待液态石蜡恢复为固态后用浊度仪进行结果判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张开联合斜向抽芯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主轴式超精密飞切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