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65293.4 | 申请日: | 201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27/22 | 分类号: | D05B27/22;D05B2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支承送布齿的送布台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使送布台进行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的运动。送布台支承送布齿。送布齿所进行的输送运动具有大致椭圆形的轨迹。因此缝纫机能够利用送布齿送布。送布的时期根据上下方向的输送运动量的变化而改变。送布的时期的变化会改变线的松紧程度,因此会对缝制质量造成影响。当所缝制的布的种类、厚度等缝制条件改变时,操作者需要通过改变送布齿的大致椭圆形的轨迹来改变输送运动量,而使线的松紧程度等与缝制条件相对应。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01年162076号公报所公开的缝纫机的送布装置使与上下输送臂的下端动配合的偏心凸轮为双偏心凸轮结构。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最大运动量是可变的。双偏心凸轮结构在两处偏心。操作者需要通过考虑各偏心位置上的偏心量来计算整体的偏心量。因此送布齿的输送运动量的调节较为复杂且不容易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输送运动量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缝纫机具有:送布台,其支承送布齿;上下输送轴,其与主轴的旋转连动地旋转;偏心机构部,其具有通过将上述上下输送轴的一端部插入其中而固定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固定孔和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偏心的偏心轴;以及上下输送臂,其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一端部,使上述送布台上下运动,其中,上述偏心机构部具有偏心轴支承部,该偏心轴支承部以能够使上述偏心轴相对于上述轴固定孔的中心沿与上述上下输送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偏心轴。偏心轴支承部以能够使偏心轴相对于固定在轴固定孔中的上下输送轴移动的方式支承偏心轴。因此缝纫机能够自由地调节偏心轴相对于上下输送轴的偏心量。因此操作者能够简单地调节送布齿的上下方向的往返移动量。
在技术方案2的缝纫机中,上述偏心轴支承部具有:主体部,其沿与上述偏心轴的轴向正交的一方向延伸,且在一端部突出有上述偏心轴;以及轴部,其在上述主体部的与上述一端部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且向与上述偏心轴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上述偏心机构部还具有:轴支承部,其以能够使上述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上述轴部;以及固定部,其将上述轴部以无法相对于上述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偏心机构部在轴支承部上以能够使轴部转动的方式支承轴部。偏心轴支承部以轴部为中心转动。偏心轴相对于上下输送轴的位置改变。因此缝纫机能够自由地调节偏心轴的偏心量。并且,固定部能够将轴部以无法相对于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因此缝纫机能够防止偏心轴的偏心量在送布齿的动作过程中发生变化。
在技术方案3的缝纫机中,上述轴支承部具有:内周面,其呈圆筒状且能贴紧于上述轴部的外周面;以及锁紧槽,其沿着上述圆筒的轴线延伸并且从上述内周面延伸至上述固定部,上述固定部具有:第一螺纹孔,其沿与上述锁紧槽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设置,贯通上述锁紧槽;以及第一螺丝,其通过与上述第一螺纹孔螺纹接合而贯通上述锁紧槽,从而使上述锁紧槽的宽度变窄,通过上述第一螺丝与上述第一螺纹孔螺纹接合而使上述锁紧槽的宽度变窄,从而使上述轴支承部的上述内周面贴紧于上述轴部的外周面而以无法转动的方式将上述轴部固定。轴支承部具有锁紧槽。通过使锁紧槽的宽度变窄,轴支承部的内周面贴紧于轴部的外周面。因此缝纫机能够将轴部以无法相对于轴支承部转动的方式固定于上述轴支承部。
在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中,上述轴部在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平坦部,上述轴支承部具有朝向上述轴部的外周面贯通的第二螺纹孔,上述固定部具有第二螺丝,该第二螺丝通过与上述第二螺纹孔螺纹接合而抵接于上述平坦部,从而相对于上述轴支承部将上述轴部定位固定在规定位置上。平坦部例如为用平行于轴部轴向的平面去截轴部所得的截面。第二螺丝组装在设置于轴支承部的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丝的顶端与平坦部接触。因此固定部能够相对于轴支承部容易地将轴部定位固定在规定位置上。
在技术方案5的缝纫机中,上述上下输送臂在支承上述偏心轴的上述一端部的部分具有轴承。在上下输送臂与偏心轴支承部之间产生的摩擦因轴承而变小,上下输送臂无需为了保持强度而做得很大,能够实现轻量化。因此缝纫机能够提高使上下输送臂上下运动的上下输送轴对主电动机的驱动的随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针8和针板15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送布机构30的立体图。
图4是上下输送机构26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偏心机构部40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5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