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体吊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7720.4 | 申请日: | 201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律;吴海;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体吊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制造领域的吊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门体吊拉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装置的加工制造领域内在对一些大型装置进行移位作业时,通常需要使用到吊拉装置,这些吊拉装置会将大型机械或重物固定后抬起,并通过吊拉装置上部与顶梁内的滑轨连接,顶梁内的滑轨被电动机驱动产生移动并将大型机械或重物带入下一个工序进行后续的加工生产,通常的此类大型机械或重物的体积较大,其纵向空间也较宽,因此所使用吊拉装置需要纵向尺寸较宽,比如在汽车生产领域,吊拉装置需要具有较大的纵向距离以供将汽车整体抬起,但是在对于一些纵向距离较窄的大型重物,如对门体的吊装时,则需要特殊的纵向空间较窄的吊拉装置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适用于对门体等纵向空间要求较窄的大型重物进行吊装的一种门体吊拉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门体吊拉装置,包括顶梁、安装在所述的顶梁上的至少两个门体吊拉单元,各个所述的门体吊拉单元包括:
吊梁,包括吊梁主体、位于所述的吊梁主体底部的吊梁底支承部,所述的吊梁主体的顶部连接在所述的顶梁上,所述的吊梁底支承部包括左右分布的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所述的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以所述的吊梁主体的重心所在的铅垂线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
一对吊臂,各个所述的吊臂分别包括吊臂主体、位于所述的吊臂主体顶部的吊臂顶支承部以及位于所述的吊臂主体底部的吊臂底支承部,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以所述的吊臂主体的重心所在的铅垂线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所述的吊臂底支承部以所述的吊臂主体的重心所在的铅垂线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一对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分别搭接在所述的左搭接部和右搭接部上;
支承托台,具有上表面、下底面,所述的支承托台的下底面同时支撑在一对所述的吊臂底支承部上,所述的支撑托台的上表面的上方、搭接在所述的左搭接部上的吊臂的右侧以及搭接在所述的右搭接部上的吊臂的左侧构成用于收容待吊起门体的空间。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顶梁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若干个所述的连接孔沿所述的顶梁底部水平排列成一条直线,各个所述的门体吊拉单元分别与各个所述的连接孔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吊梁底支承部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设有上下贯通的左侧第一凹槽和右侧第一凹槽,所述的左侧第一凹槽和所述的右侧第一凹槽以所述的吊梁主体的重心所在的铅垂面为中心前后对称,搭接在所述的左搭接部上的吊臂主体有部分收容在所述的左侧第一凹槽内,搭接在所述的右搭接部上的吊臂主体有部分收容在所述的右侧第一凹槽内。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左搭接部具有用于承托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的左搭接部水平搭接面,所述的右搭接部具有用于承托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的右搭接部水平搭接面,所述的左搭接部水平搭接面和右搭接部水平搭接面分别具有将一对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左右限位的左搭接部的左侧肩部、左搭接部的右侧肩部和右搭接部的左侧肩部、右搭接部的右侧肩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吊梁底支承部左侧端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的左搭接部的左侧肩部,所述吊梁底支承部右侧端部向上延伸形成所述的右搭接部的右侧肩部,所述的吊梁底支承部中部向上延伸形成中部凸肩部,所述的中部凸肩部的左部分构成左搭接部的右侧肩部,所述的中部凸肩部的右部分构成右搭接部的左侧肩部。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吊臂主体、吊臂顶支承部以及吊臂底支承部均由方形钢管构成,构成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的方形钢管焊接在构成所述的吊臂主体的方形钢管的顶端,构成所述的吊臂底支承部的方形钢管焊接在构成所述的吊臂主体的方形钢管的底端,构成所述的吊臂顶支承部的方形钢管与构成所述的吊臂底支承部的方形钢管之间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构成所述的吊臂主体的方形钢管垂直。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吊臂呈 “工”字型。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支承托台的上表面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向上凸起的限位凸杆,所述的限位凸杆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的支承托台的上表面。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支承托台的下底面的左、右两侧端向下延伸形成左侧挡壁和右侧挡壁,一对所述的吊臂底支承部被限位在所述的左侧挡壁和右侧挡壁之间。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支承托台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设有上下贯通的左侧第二凹槽和右侧第二凹槽,搭接在所述的左搭接部上的吊臂主体有部分收容在所述的左侧第二凹槽内,搭接在所述的右搭接部上的吊臂主体有部分收容在所述的右侧第二凹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固耐特围栏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57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