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彩涂工艺中的涂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48837.6 | 申请日: | 201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6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力;左志波;杨青;于世川;周国平;弓俊杰;董金利;刘大亮;赵一鸣;谷田;苗峰;王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28 | 分类号: | B05D1/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1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中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涂工艺,尤其是一种彩涂工艺中的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彩涂是指对金属或非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或装饰层,例如,彩涂钢板是以冷轧钢板和镀锌钢板为基板,经过表面预处理(脱脂、清洗、化学转化处理),在表面以连续的方法涂敷涂料(辊涂法),经过烘烤和冷却而制成的产品。彩涂工艺在涂敷过程中,涂料粘度、涂机速比等参数对彩涂产品的膜厚、表面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涂料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涂后湿膜的流平性及膜厚的控制。因此,涂料上线粘度与涂机速比的匹配,对彩涂产品质量的控制尤为关键。
传统的涂敷工艺均采用高粘度慢提料涂敷工艺,涂料粘度控制在90~110 Pa·s之间,提料辊速比为1:0.3~0.5,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在彩涂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板面经常会出现板面流纹缺陷,尤其是在生产浅色系产品时,此种缺陷尤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彩涂产品膜厚的前提下,提高涂后彩涂产品湿膜的流平性的彩涂工艺中的涂敷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将涂料用涂机涂敷在板面,所述涂料的粘度为60~70Pa·s,涂机的提料辊速比为1:0.9~1.2。
本发明所述的涂机采用两辊逆涂的涂敷方式。
本发明所述涂机的涂敷辊速比为1:1.3~1.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降低涂料的上线粘度,同时提高精涂机提料辊速比,在保证彩涂产品膜厚的前提下,提高了涂后彩涂产品湿膜的流平性,解决了浅色系彩涂产品色差波动较大,及板面流纹缺陷,使彩涂产品色差的稳定性及表面质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提高了彩涂产品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可以在现有的连续彩涂生产线上使用,不需对涂机等设备进行改造,工艺操作简单且使用效果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彩涂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彩涂工艺中的涂敷方法的工艺步骤为:一、涂料准备:将入厂检验合格的涂料放到预混间搅拌器下,按工艺要求的上线粘度,加入适当比例的稀释剂,将涂料粘度调至60~70Pa·s之间。
二、涂料上线:将已经预混好的涂料运至涂机室,再次测量粘度后用气泵将预混好的涂料泵入涂机料盘,准备进行涂装生产。
三、开机生产:将提料辊速比设定到1:0.9~1.2之间,所述的提料辊速比是指生产线工艺速度与提料辊线速度比值;涂敷辊速比设定到1:1.3~1.5之间,所述的涂敷辊速比是指生产线工艺速度与涂敷辊线速度比值;进行开机生产,两辊逆涂,即提料辊和涂敷辊线速度方向同工艺速度方向相反;将粘度适合的涂料经由提料辊、涂敷辊涂装到经过清洗、化涂处理后的彩涂基板上。
四、烘干固化:采用现有方法,根据不同体系涂料的固化温度要求,对炉温进行精确控制,确保固化质量。
五、性能检验:根据标准对膜厚、色差、T弯、光泽度、铅笔硬度、反向冲击等性能指标及表面质量进行检验。
六、成品包装,经检验各性能指标及表面质量合格的彩涂产品,下线后进行包装。
实施例1~5:采用上述的工艺步骤,其中涂料粘度、提料辊速比和涂敷效果见表1。
表1:不同粘度不同速比实际匹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48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简易式汽车坐垫
- 下一篇:一种集数字广播和调频功能为一体的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