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天线基站的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37765.5 | 申请日: | 2012-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9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邵青;郭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B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基站 prach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天线基站的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随机接入过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该过程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与eNB(evolved Node B,演进型基站)建立通信链路的前提。无论用户终端UE是在开机后初始接入小区,还是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小区切换,都需要依靠随机接入过程与基站eNB建立联系。因此,LTE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在非同步UE和LTE上行无线接入的传输方案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一般由用户终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而PRACH接收机用于发起这一随机接入过程。由于PRACH接收机采用盲检的方式对随机接入信号进行处理,当基站配置了8根天线时,由于每一根天线的PRACH配置的不同,PRACH接收机对随机接入信号的处理量会成倍数增大,而基站需要在保证处理时间正常的情况下降低复杂度、减小计算量、避免漏检和虚检,因此,基站的处理压力也随着配置的天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目前的LTE系统中,PRACH时域信号的帧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preamble(前导码)序列和GT(Guard Time,保护时隙)。
表1为前导码的参数值,这些值由帧结构和随机接入配置决定。
表1
4*仅适用于帧结构类型2中的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传输子帧时隙)长度为4384·Ts和5120·Ts的特殊子帧配置。转换周期为5ms的Type2帧结构(即帧结构类型2)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
LTE系统中,PRACH接收机采用混合时域与频域的方法,计算配置了8根天线的基站中每一根天线的PRACH数据,将每一根天线的PRACH数据分别进行去CP处理、时域数据频谱搬移、时域数据滤波、下采样、FFT变换和频域AGC模块,再送入PRACH解调模块中进行解调,如下图2所示,其中,K为配置基站接收天线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77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