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止器动态检测试验台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02450.7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6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止器 动态 检测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接触式逆止器的试验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式逆止器动态检测试验台。
背景技术
逆止器是一种为防止倾斜带式输送机有载停车时发生倒转或顺滑现象的机械装置。逆止器是由若干个异形楔块按一定规律分布在由内外圈形成的滚道中,内外圈之间的滚道采用轴承式定位支撑,使其运行平稳。内外圈由两侧的侧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逆止器的主体,逆止器主体与防转力臂连接,力臂由固定挡铁限位。每个楔块的两端各有一个高精密扭簧,可以保证逆止受力时的无间隙逆止和每个楔块的受力同步性,并在内圈按正常转速运行时,因楔块的形状独特,使其在力学与扭力的作用下达到超低磨损的效果。逆止器内圈停止转动之前,楔块在扭簧力的作用下给予逆止的初始力,当输送机因停电或设备故障停机时,因物料的提升重力迫使逆止器内圈反转,从而带动楔块偏转,并将逆止器楔块、内圈及外圈楔成一体,实现逆止器的无间隙逆止。
目前,国内外接触式逆止器试验台均为静态试验台,逆止器的空转试验和逆止力矩是分开做试验的。静态试验台的结构主要由调速电机、减速机、联轴器、芯轴和工作台等组成。将被测逆止器安装在试验台上,电机带动逆止器内圈以一定转速旋转一段时间,应无过热、噪音等异常现象。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逆止器表面温升。通过调速电机来控制不同型号逆止器的转速,这种试验台只能检测逆止器在空转时的各项性能,如在空转下的阻力矩、温升、噪音及密封等各项性能。在做逆止器逆止力矩试验时在力矩臂上施加一个力,来检测逆止力矩。两个过程并不是连续实现的,这样就和逆止器的实际工况(动态)有一定的差别。
逆止器静态试验台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有六大缺点:
1.逆止器静态试验台只能检测逆止器在空转时的空转阻力矩、转速、温度、密封、噪音,而在做逆止器逆止力矩试验时,逆止器的各个扭簧和逆止楔块都处于理论静止状态,运转与逆止两个动作并不是连续完成的,与逆止器工作时的工况(动态)相差较远,逆止器的综合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检测,逆止并不可靠。
2.皮带机突然停车后,逆止器在逆止时,所有扭簧应该能及时复位,来确保逆止楔块发挥作用。而静态逆止力矩试验由于逆止器运转和逆止两个动作不是连续完成的,只是静态加力,所有扭簧和逆止楔块处于理论位置,所以无法检测逆止器在运转时突然逆止后,扭簧能否及时复位。
3.皮带机突然停车后,逆止器在逆止时,所有扭簧应该同步复位,以确保所有逆止楔块受力均匀。而静态逆止力矩试验是处在一种静止状态下,所有扭簧和逆止楔块处于理论位置,所以逆止楔块受力是均匀的,所以无法检测逆止楔块的同步性。
4.在逆止器逆止时,逆止器的逆止楔角一般在2.5°-7°,如果逆止楔块不能同步受力,部分受力的逆止楔块受力将大于设计值,逆止不可靠;而静态逆止力矩试验所有逆止楔块是同步均匀受力的。
5.逆止器在实际工作中受冲击振动的影响,有可能扭簧会松掉,无法保证逆止楔块的复位;而静态逆止器试验受力平稳没有振动冲击,逆止器实际运行不可靠。
6.由于逆止器静态试验台有以上五大缺点,即使逆止器在静态试验台上的试验可以满足设计要求,逆止器逆止也是不可靠的,给实际使用中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逆止器动态检测试验台,逆止器的运转与逆止两个动作是连续完成的,模拟了逆止器实际工作的逆止过程,对于逆止楔块上的高精密扭簧、逆止楔块起作用的及时性、同步性都能很好的检测。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止器动态检测试验台,包括调速电机、弹性联轴器、逆止器等,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电机、限矩偶合器、减速机、安全联轴器、离合器、凸缘联轴器。在逆止器的一侧有电机通过限矩偶合器连接减速机,减速机通过安全联轴器连接离合器,离合器连接凸缘联轴器,凸缘联轴器连接逆止器。在逆止器另一侧有调速电机连接弹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连接凸缘联轴器,凸缘联轴器连接逆止器。
本发明的特征是通过离合器的断开与接通实现逆止器空转与逆止两个连续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润,未经高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02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