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97160.8 | 申请日: | 2012-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P23/00 | 分类号: | B23P2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负极 用铅带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带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
背景技术
重力浇铸法是生产蓄电池板栅的最常用方法,但该法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和产品成本高,因此正逐渐被扩展拉伸法所取代。扩展拉伸法是将铅合金制成铅带材,然后将带材时效、扩展、拉伸或冲压制成板栅的生产工艺,其中铅带材的生产由铅锭熔化、合金配制、连铸、轧制、剪切、卷取等工序组成,与之相应,生产线配置有一套铅液熔化及保温炉、连铸机、连轧机、剪机及卷取机等。
由上述机组生产正负极板用铅带时采用共线的生产方式,而正负极板的成分不同,因此,当需更换正负极板的铅带生产时,必须将熔铅炉及保温炉内的残液清理干净。残液的清理必需在高温下进行,因此清理工作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熔铅炉及保温炉内搅拌机构、铅泵的存在会妨碍残液的清理,进而影响蓄电池产品的最终质量;新铅锭的熔化需要时间,从而降低了铸机、轧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蓄电池正负极用铅带生产线包括第一熔铅炉、第一保温炉、第二保温炉、第二熔铅炉、连铸机、连轧机组、纵剪及碎边装置和卷取机。
第一熔铅炉和第二熔铅炉的炉口一侧上方各自对应地设有第一链式运输机和第二链式运输机,第一熔铅炉和第一保温炉的炉口间设有第一输铅管,第二熔铅炉和第二保温炉的炉口间设有第二输铅管,第一保温炉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的灌口间设置有第三输铅管,第二保温炉的炉口与连铸中间罐的灌口间设置有第四输铅管。
连铸中间罐设置在连铸机的上方,连铸机的下游设有连轧机组,连铸机的铸坯中心线与连轧机组的轧制中心线重合,连轧机组的下游依次装有纵剪及碎边装置和卷取机。纵剪及碎边装置的下方设有第一带式运输机,第一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二带式运输机装料端的上方,第二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四带式运输机装料端或第三带式运输机装料端的上方,第三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一熔铅炉或第一保温炉炉口另一侧的上方,第四带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第二熔铅炉或第二保温炉炉口另一侧的上方。
第一输铅管、第二输铅管、第三输铅管和第四输铅管依次对应地装有第一铅泵、第二铅泵、第三铅泵和第四铅泵。
所述的第一熔铅炉为装有申请人申请的“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CN201210236229.6)专利技术的熔铅炉。“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包括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和伸缩装置;在第一熔铅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外缘处装有固定架,在第一熔铅炉炉衬顶部的靠近内缘处固定有安装架。
固定臂的上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内壁顶部的边缘处,固定臂的下端固定在第一熔铅炉的底部,固定臂与第一熔铅炉内壁的夹角为10~30°,第一链式运输机的卸料端位于固定臂上端的正上方。
活动臂的上端铰接在固定架的上端,活动臂的下端回转时与第一熔铅炉底部的最小间隙为1mm;伸缩装置的一端铰接在安装架的上端,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活动臂铰接,活动臂的铰接轴距活动臂下端的连线距离是:大于第一熔铅炉的垂直高度且小于第一熔铅炉的垂直高度与固定架的高度之和。
固定臂、活动臂和伸缩装置组成夹持机构,固定臂的下端与活动臂的下部相互交叉,固定臂与活动臂下部的夹角为20~60°。
固定臂、活动臂、安装架、固定架、第一链式运输机和伸缩装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铅垂面。
第一熔铅炉与第二熔铅炉的结构相同,第二熔铅炉亦装有相同的“一种用于铅合金熔炉的防溅装置”。
所述连轧机组是采用申请人申请的“一种轧制蓄电池用铅带的连轧机组” (CN201210237172.1)的专利技术。该连轧机组由五架轧机组成,五架轧机中的第一架至第四架轧机由一台普通交流电机驱动,第五架轧机由一台调速电机驱动;第一架轧机的轧辊至第四架轧机的轧辊速比为1∶(1.45~1.50)∶(2.36~2.44)∶(4.60~4.72)。
所述的纵剪及碎边装置是采用申请人申请的“一种蓄电池用铅带定宽及碎边的圆盘剪机”(CN201110374956.4)的专利技术,该圆盘剪机的上刀轴和下刀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左机架和右机架内,上刀轴和下刀轴安装位置相互平行,上刀轴安装在机架上方或下方,下刀轴安装在机架下方或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7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