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办公设备侧面走纸系统用送纸压力导向辊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96193.0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5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梅爽宁;孙芳;李勇权;陈宁宁;刘平平;焦庆玲;杨志峰;易茂婷;吴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办公设备 侧面 系统 用送纸 压力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办公设备用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办公设备侧面走纸系统用送纸压力导向辊。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办公设备(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中均采取中间走纸方式,以下以打印机作为代表进行论述。传统的走纸方式是通过纸仓将纸张固定在打印机的中间位置,取纸辊在中间取纸,纸张沿着打印机的中间位置运动。中间走纸方式容易出现走纸歪斜和纸张打印歪斜的现象,如要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势必要改变传统的走纸方式,即将传统的中间走纸方式改为在打印机的侧面走纸方式,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侧面走纸系统,侧面走纸系统需要一种特殊结构的零部件—送纸压力导向辊,该送纸压力导向辊可以将纸张引向打印机的侧面,让纸张沿着打印机的侧面运动,而中间走纸系统则不需要。因此需要设计在侧面走纸系统中与主机壳相配合的送纸压力导向辊,最终实现侧面走纸方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办公设备侧面走纸系统用送纸压力导向辊,即可以实现将纸张引向打印机的侧面,让纸张沿着打印机的侧面运动。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办公设备侧面走纸系统用送纸压力导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纸压力导向辊安装在主机壳的一侧,送纸压力导向辊包括送纸压力导向辊座和两个送纸压力辊,两个送纸压力辊分别是第一送纸压力辊和第二送纸压力辊,且第一送纸压力辊的辊轴直径大于第二送纸压力辊的辊轴直径,所述送纸压力导向辊座上部两侧设有与主机壳进行装配的圆柱,送纸压力导向辊座下部设有两个凹槽,分别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大于第二凹槽,第一送纸压力辊通过辊轴安装在送纸压力导向辊座下部的第一凹槽中,第二送纸压力辊通过辊轴安装在送纸压力导向辊座下部的第二凹槽中,所述送纸压力导向辊通过送纸压力导向辊座上部两侧的圆柱卡在主机壳上设有的第三凹槽中,送纸压力导向辊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送纸压力辊弹簧的卡槽,送纸压力辊弹簧的上端卡在卡槽里,下端通过弹簧圈卡在主机壳设有的两个短轴上。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取本设计,实现了打印机侧面进纸方式,从而避免了中间走纸方式容易出现的走纸歪斜和纸张打印歪斜的问题。本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方便,可以广泛地应用在打印机、复印机及传真机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送纸压力导向辊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送纸压力辊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送纸压力辊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部位为主机壳左侧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安装后的主机壳左侧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与本发明装配的送纸压力辊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安装后的主机壳右侧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送纸压力导向辊安装在主机壳4的一侧,送纸压力导向辊包括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和两个送纸压力辊,两个送纸压力辊分别是第一送纸压力辊2和第二送纸压力辊3,且第一送纸压力辊2的辊轴2-1直径大于第二送纸压力辊3的辊轴3-1直径,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上部两侧设有与主机壳4进行装配的圆柱1-1,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下部设有两个凹槽,分别是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且第一凹槽1-2大于第二凹槽1-3,第一送纸压力辊2通过辊轴2-1安装在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下部的第一凹槽1-2中,第二送纸压力辊3通过辊轴3-1安装在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下部的第二凹槽1-3中,送纸压力导向辊通过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上部两侧的圆柱1-1卡在主机壳4上设有的第三凹槽4-1中,送纸压力导向辊座1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送纸压力辊弹簧5的卡槽1-4,送纸压力辊弹簧5的上端卡在卡槽1-4里,下端通过弹簧圈5-1卡在主机壳4设有的两个短轴4-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961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