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晶体管驱动背板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85677.5 | 申请日: | 201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苗;彭俊彪;罗东向;王磊;兰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77 | 分类号: | H01L21/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晶体管 驱动 背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目前主要应用于驱动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器的子像素。采用薄膜晶体管阵列制成的驱动背板,是显示屏能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开口率和提升亮度的关键部件。目前TFT-LCD普遍采用基于非晶硅作为有源层的TFT背板。但是由于非晶硅(a-Si)迁移率过低(0.1cm2V-1s-1左右),不能满足OLED显示屏、高清TFT-LCD以及3D显示的要求。而金属氧化半导体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材料,由于其高迁移率,低沉积温度以及透明的光学特性被视为下一代的显示背板技术。目前吸引了世界范围内研究者得关注。高迁移率的特点使其能够满足未来显示技术对于高刷新频率、大电流薄膜晶体管的要求。而低于100℃的工艺温度,使得利用金属氧化制备柔性显示器件成为可能。
目前已大规模应用于LCD行业的是基于a-Si的TFT背板技术。该技术最少可使用4次光罩技术完成驱动背板的制作。而对于迁移率大于10cm2V-1s-1的材料,目前仅有单晶硅、低温多晶硅以及金属氧化物三种选择。其中单晶硅工艺温度高,无法实现大面积显示屏的制作,因此仅用于微显示领域。而低温多晶硅工艺,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已有大量的高分辨LCD以及OLED产品面市。但是低温多晶硅工艺复杂(9次光罩左右),设备成本昂贵,这也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对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其迁移率较高,完全能够满足显示应用的需求,并且在电学均匀性方面大大优于低温多晶硅。但是,现有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制造工艺繁杂,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驱动背板制作中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驱动背板的制作方法,用于高效的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制作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背板。
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晶体管驱动背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备并图形化金属导电层;在所述金属导电层上依次沉积绝缘薄膜和金属氧化物薄膜,分别作为栅极绝缘层和有源层;根据所述金属导电层的形状图形化所述有源层;在所述有源层上沉积绝缘薄膜作为刻蚀阻挡层;使用灰度掩膜版图形化工艺,在所述栅极绝缘层制备接触孔并图形化所述刻蚀阻挡层,定义薄膜晶体管源漏电极区域和所述存储电容的有效面积;在所述刻蚀阻挡层上沉积并图形化导电薄膜层。
可选的,所述制备并图形化金属导电层之前,包括:在透明衬底上沉积二氧化硅(SiO2)或氮化硅(Si3N4)作为缓冲层;
所述制备并图形化金属导电层,包括:在所述缓冲层上沉积并图形化金属导电层。
可选的,制备所述金属导电层所使用的金属包括:
铝(Al),铜(Cu),钼(Mo),钛(Ti),银(Ag),金(Au),钽(Ta),铬(Cr)单质或铝合金;
所述金属导电层为单层金属薄膜,或由单层Al,Cu,Mo,Ti,Ag,Au,Ta,Cr或铝合金中任意两层以上组成的多层薄膜;
所述金属导电层的厚度为100nm至2000nm;
所述金属导电层作为电信号导线,薄膜晶体管栅极以及像素电路储存电容下电极的载体层。
所述金属导电层上依次沉积绝缘薄膜和金属氧化物薄膜,分别作为栅极绝缘层和有源层;
可选的,所述根据金属导电层的形状图形化所述有源层,包括:
在所述有源层上制备与所述金属导电层的形状一致的正性光刻胶;使用
刻蚀剂对没有覆盖所述正性光刻胶的所述有源层进行刻蚀。
可选的,所述在有源层上制备与所述金属导电层的形状一致的正性光刻胶,包括:
在所述金属导电层上覆盖正性光刻胶;
使用图形化后的金属导电层作为自对准光刻掩膜版;
将紫外光由所述玻璃衬底一侧入射,对所述正性光刻胶进行曝光;
经显影后所得到与金属导电层的形状一致的正性光刻胶。
可选的,所述使用灰度掩膜版图形化工艺,在所述栅极绝缘层制备接触孔并图形化所述刻蚀阻挡层,定义薄膜晶体管源漏电极区域和所述存储电容的有效面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856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场远控故障时风机无功调节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己烷氧化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