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5836.9 | 申请日: | 2012-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鲁冬林;王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杨青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主动 引导 网络流量 缓存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步骤101)对某内网的网络流量所采用的协议进行分析,将满足要求的网络流量缓存到本地缓存服务器,所述的内网络是指属于同一个运营商的网络;
步骤102)依据用户所请求的服务采用的协议及其所请求服务的工作模式从如下几种方式中选择一种主动引导方式将发出服务请求的用户主动引导到本地缓存服务器为其提供服务,同时对于有连接的请求切断该用户所在的内网与外网服务器之间的链接;
方式一,对于使用HTTP作为应用层通信协议的服务,并支持重定向报文时,采用重定向引导机制将该用户引导到本地缓存服务器;
方式二,对于采用域名方式的服务,同时缓存系统支持对该服务进行代理,采用智能DNS引导方式将用户引导到本地缓存服务器;
方式三,对于采用UDP协议,或者采用TCP协议但不支持重定向的服务,采用伪装报文引导方式将用户引导到本地缓存服务器;
方式四,对于采用HTTP协议,服务器在返回报文中包含的URL中HOST为IP地址,并且该IP地址属于缓存系统部署的网内,采用篡改报文的引导方式将用户引导到本地缓存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一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步骤:
将智能域名解析服务器与在运营商网内DNS服务器相连,并配置运营商DNS服务器采用DNS Forwarding方式将网内用户的DNS请求转发至智能域名解析服务器;
智能域名解析服务器首先判断用户请求的域名是否属于缓存系统服务范围,如果用户请求的域名在缓存系统服务范围内,则将缓存服务器地址返回给用户;如果用户请求的域名不在缓存系统服务范围内,则智能域名解析服务器代理用户向上一级DNS服务器查询域名,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依据上述返回缓存服务器地址用户请求被引导到缓存服务器,由该缓存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其所需的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二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步骤:
利用分光器或者网络设备的镜像功能,将网络流量数据导入到网络流量检测及控制服务器进行分析;
当网络流量检测及控制服务器发现用户的请求符合重定向报文特征,并且缓存系统能够提供服务时,向用户发送重定向报文;同时向外网目的服务器发送断开链接报文;
用户获取到重定向报文后,对于视频或者下载请求,直接向缓存服务器发起下载请求,缓存服务器代理用户下载数据;
对于P2P协议的获取Peer列表请求,用户连接到缓存系统的跟踪服务器,由跟踪服务器向用户返回缓存服务器及本网内的其他Peer地址列表;
对于P2P协议的请求,用户在获取Peer列表后,向缓存服务器发起下载数据请求,缓存服务器从本地读取数据或者代理用户向外网服务器下载数据后,返回给用户;用户同时向本网内用户发起数据下载请求,实现数据的网内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三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步骤:
利用分光器或者网络设备的镜像功能,将网络流量数据导入到网络流量检测及控制服务器进行分析;
当网络流量检测及控制服务器发现用户的请求符合P2P协议报文特征,并且缓存系统可以提供服务时,向用户发送伪装报文,报文中包含缓存服务器地址及本网内Peer地址列表;如果传输层协议为TCP协议,还需要同时向外网服务器发送断开链接报文;
用户接收到伪装报文后,向缓存服务器及本网内其他Peer发起数据下载请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主动引导的网络流量缓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式四进一步包含如下子步骤:
使用智能域名解析服务器或者网络流量检测及控制服务器将用户的请求引导到缓存服务器;
缓存服务器代理用户执行交互过程;
缓存服务器分析交互过程的报文,当发现外网服务器返回的报文为地址列表报文时,用户缓存服务器地址替换报文中的服务器地址,然后将替换后的报文返回给用户;
用户被引导到缓存服务器上下载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网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8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刹车片
- 下一篇:由水合硅酸钙粉末制备的少金属刹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