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蛰虫胶囊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42321.3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兰;吴惠勤;罗辉泰;赵新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宁医药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36;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 蛰虫 胶囊 指纹 图谱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蛰虫胶囊指纹图谱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蛰虫胶囊是一种复方中成药,由多味中药材组成,化学成分很复杂。其疗效是由各种化学成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大黄蛰虫胶囊质量的优劣与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构成及其含量密切相关。但目前中国药典及文献中对大黄蛰虫胶囊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仅局限于个别成分的检测,不能全面反映该产品的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黄蛰虫胶囊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利用该鉴别方法可以全面的反映大黄蛰虫胶囊中主要药味的主要有效成分,获得指纹图谱,用于评价和控制大黄蛰虫胶囊的质量,可以保证大黄蛰虫胶囊的质量稳定性、一致性和可控性,从而确保大黄蛰虫胶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通过提取出大黄蛰虫胶囊中的有效成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大黄蛰虫胶囊的指纹图谱,基本涵盖了其处方的14种有效成分,能全面评价其产品质量,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大黄蛰虫胶囊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大黄蛰虫胶囊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后,过滤取续滤液作为样品液,以黄芩苷和大黄酚为对照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用ECOSIL C18(250mm×4.6mm,5.0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是:0~7min,210nm;7~18min,235nm;18~46min,254nm,其中梯度洗脱的程序以如下体积比浓度配置进行:0~8min,19%B;8~33min,19%~50%B;33~38min,50%~85%B;38~40min,85%~90%B;40~42min,90%~100%B;42~44min,100%B;44~45min,100%~19%B,再根据大黄蛰虫胶囊的指纹图谱中14个共有特征指纹峰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鉴别并评价大黄蛰虫胶囊产品的真伪和质量。
所述的大黄蛰虫胶囊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提取优选是将大黄蛰虫胶囊和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按照0.5g:25ml的用量比混合提取。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混合提取是在功率250W,频率40kHz条件下超声波处理30分钟。
所述的对照品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取黄芩苷和大黄酚,用甲醇溶解,分别配制成每毫升含黄芩苷25μg和大黄酚9μg的标准溶液。
用本发明的方法建立的大黄蛰虫胶囊指纹图谱共有14个特征指纹峰,其归属为:1号峰为苦杏仁苷,为桃仁或苦杏仁的主要成分;2号峰为芍药苷,为白芍的主要成分;3号峰为甘草苷、9号峰为甘草酸,均来源于甘草;4号及6号峰来源于大黄;5号峰为黄芩苷、8号峰为黄芩素、7号峰及11号峰均来源于黄芩;10号峰为芦荟大黄素、12号峰为大黄素、13号峰为大黄酚、14号峰为大黄素甲醚均来源于大黄。各峰的平均保留时间如图3,具体为:1号峰苦杏仁苷5.3min,2号峰芍药苷8.5min,3号峰甘草苷13.2min,4号峰16.2min,5号峰黄芩苷20.6min,6号峰23.2min;7号峰24.8min,8号峰黄芩素29.8min,9号峰甘草酸30.6min,10号峰芦荟大黄素33.4min,11号峰36.2min;12号峰大黄素39.2min,13号峰大黄酚41.4min,14号峰大黄素甲醚42.4min。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采用体积分数50%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提取剂,可以兼顾大黄蛰虫胶囊处方中的大多数有效成分。大黄蛰虫胶囊处方由多味中药组成,成分复杂,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差异较大,需选择一种合适的提取剂,才能将各种有效成分从胶囊中提取出来。本发明比较了甲醇、乙醇及不同比例的甲醇-水、乙醇-水等作为提取剂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高比例有机溶剂适合提取极性较小的大黄蒽醌类成分(如大黄素等),低比例有机溶剂对苷类成分(如苦杏仁苷及芍药苷等)有较高的提取率,但也引入了较多的强极性杂质,干扰测定。经反复试验,确定50%乙醇作为提取剂为最佳。
(2)由于大黄蛰虫胶囊中的指标成分化学结构不同,紫外吸收差别较大,如果在同一波长下检测将会损失某些成分的灵敏度。因此,本发明采用可变波长检测器,采用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波长进行分段检测的方法,分别在各成分的最大紫外吸收处检测,使各化合物在相应波长下获得最高的检测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宁医药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广东盛宁医药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产晶片级封装体的方法和对应的半导体封装体
- 下一篇:一种传送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