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罐装养生芽米粥的制作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26259.9 | 申请日: | 2012-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会杰 |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罐装 养生 芽米粥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罐装养生芽米粥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食疗养生传统,几千年来,我中华民族在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医药科学,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养生理论。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和养生文化,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发展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芽米富含人体每个器官都不可或缺的维生素B族。1.维生素B能维持健康气色与肤色,对湿疹、皮肤癣、皮肤炎等症亦有疗效。维生素B族还能防止白发、脱发,美发效果佳。2.维生素B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及吸收功能,防止胀气、腹痛、便秘,避免肥胖,并强化神经系统、防治脚气病。3.维生素B能美化气血,明亮脸色,改善湿疹、皮肤症,增强防晒抵抗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罐装养生芽米粥的制作工艺。以解决人们食疗养生的需求。
一种罐装养生芽米粥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包括如下步骤:
A、原粮稻谷初清:选取产圆粒粳稻,稻谷含杂率不超过2%、其余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17891或GB/T 1350三等以上稻谷规定的原粮稻谷,选用圆筒初清筛进行初清;
B、原粮稻谷筛选:选用自衡振动筛进行筛选,要求大型杂质去除率在95%以上、尘土去除率高于50%;
C、原粮稻谷去石:选用吸式比重去石机及单独的吸风系完成去石过程;
D、原粮稻谷磁选:选用平板磁选器,去除磁性杂质;
E、原粮稻谷砻谷:选用压砣紧辊砻谷机完成砻谷过程,要求脱壳率为75%-85%、糙碎率不超过5%、精磨粒不超过10%。
F、谷壳分离:选用稻壳分离机完成谷壳分离过程;
G、谷糙分离:选用谷糙分离平转筛进行分离,直到谷糙混合物中含谷壳不超过0.1%为止;
H、色选:使用色选机选出糙米中的异色米粒;
I、制作芽米粥:
选取1份(重量份数)的芽米与8份(重量份数)水,将芽米洗净,以清水侵泡8小时,沥干,之后,放入水蒸煮,选用杀菌锅,蒸煮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烧焦;
J、空罐清洗、灌装:使用滑道式冲洗罐机、称重灌装机,空罐经翻罐器翻转90°,变为罐口朝下进入空罐清洗器的清洗水箱内,水箱底部安装喷淋水管,并有喷嘴向空罐内部喷冲清水,水箱后段为沥干段,喷冲到空罐内的清洗水自动流入到水箱里,并由后段的排水管进行废水排放,经清洗的空罐由后面的翻罐器翻转90°,变为罐口朝上送入进罐输送带;
K、封口:使用灌装封口组合机进行封口;
L、杀菌、冷却:使用旋转式高压杀菌锅,将罐置于密封的受压容器内,温度设置在121℃,使罐和杀菌框一起环绕杀菌锅的轴线回转或摆动。由于罐在杀菌框回转时,罐内顶隙方位的不断改变,使罐内芽米粥处于不断搅动状态,提高芽米的色泽及风味质量,并可避免产生局部过热和粘糊现象,杀菌后,用45℃左右的水来冷却,不断降温,冷却至50℃左右;
M、包装:包装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解决了人们对健康养生食品的需求,其原材料主要为东北黑土地生长的水稻。
其制作工艺为:稻谷—初请—筛选—去石—磁选—砻谷—谷壳分离—谷糙分离—色选—芽米侵泡—蒸煮—灌装—封口、杀菌—冷却、成品。
本发明从制作到包装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确保健康食用。减少了人们自己做芽米粥的时间,不用做10多小时,也能吃上对身体健康美味的芽米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罐装养生芽米粥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包括如下步骤:
A、原粮稻谷初清:选取产圆粒粳稻,稻谷含杂率不超过2%、其余质量要求应符合GB/T 17891或GB/T 1350三等以上稻谷规定的原粮稻谷,选用圆筒初清筛进行初清;
B、原粮稻谷筛选:选用自衡振动筛进行筛选,要求大型杂质去除率在95%以上、尘土去除率高于50%;
C、原粮稻谷去石:选用吸式比重去石机及单独的吸风系完成去石过程;
D、原粮稻谷磁选:选用平板磁选器,去除磁性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会杰,未经李会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6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声学金属振膜
- 下一篇:地下连续墙墙体水平位移监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