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牛封闭防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20198.5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6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小庚;钱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仑山花木场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4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牛 封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天牛封闭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其中有些天牛对木本植物危害较大,例如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 (Hope)就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蛀干害虫,成虫啃食新枝嫩皮,使新枝枯死;幼虫在树干木质部取食钻蛀,并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和蛹室中越冬,形成大量蛀道,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或风折,给经济类或观赏类苗木造成重大的损失。
现有的天牛防止措施以化学农药为主,但对于一些以幼虫在树干内部蛀食危害的天牛而言,或者成虫体壁和鞘翅坚厚,耐药力强,羽化期长的天牛,化学农药的手段很难达到有效和持续的危害控制目标。另外,合理的灭杀时机对于天牛的防治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灭杀效果的天牛封闭防控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天牛封闭防控方法包括:识别患天牛虫害的苗木树干,将根颈部位以下5~10cm的土壤扒开寻找蛀道,利用铁丝捣通蛀道,向蛀道注射有机磷杀虫剂,再利用呋喃丹涂刷苗木根颈及周围的地方,再用塑料薄膜将苗木根颈环绕并包扎。
本发明将主要是以化学农药对天牛进行灭杀,同时结合其他手段,提高了天牛的灭杀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在8月底至10月初之间对天牛进行灭杀。此时天牛卵已基本孵化结束,幼虫已开始取食,该方法集中在幼虫阶段对天牛进行灭杀,避免针对成虫灭杀。其次,通过铁丝对蛀道进行清理,可将粪便、虫卵等从蛀道清理出来,铁丝韧度较好,可处理有弯折的蛀道。
本发明首先选择熏杀作用明显的敌敌畏作为杀虫农药,再配合呋喃丹内吸式农药进行预防。敌敌畏农药进入蛀道后,会渐渐杀死天牛幼虫,同时通过外部塑料薄膜的封闭可使得蛀道内的温度和湿度较大,农药不易流失,杀伤效果显著。而内吸式呋喃丹使根部吸收到了农药,加速了天牛幼虫的死亡,也可影响到卵孵化和成虫羽化,塑料薄膜的隔离又使得成虫无处产卵,进而无法危害数目。对无天牛虫害的苗木根颈部涂刷呋喃丹,并用塑料膜将苗木根茎环绕并包扎。
本发明所述的呋喃丹是通过加水调制成糊状,涂刷在苗木根颈上方20cm至根颈下方10cm。
本发明所述有机磷杀虫剂为80%敌敌畏50倍液。
所述塑料薄膜在根颈处的高度为20~30cm。包裹住根颈处,对病虫侵袭进行隔离。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天牛封闭防控方法灭杀天牛幼虫的效果达到100%,无一漏网,可持续控制天牛虫害3年,挽回苗木因天牛虫害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该方法操作简单,药物获得容易,调制方便,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天牛封闭防控方法包括如下:
1、选择合适的季节,确定受害苗木
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之间对天牛进行灭杀,最好是在9月份。通过观察苗木,发现有红黄叶,同时伴有苗干基部木屑在外,说明苗木以受到天牛侵害,可以开始进行防治了。
2、清理蛀道
识别患天牛虫害的苗木树干后,将根颈部位以下5~10cm的土壤扒开寻找蛀道,路出主侧根部,寻找幼虫侵入孔,利用铁丝捣通蛀道。
3、施加农药
选择熏杀作用明显的敌敌畏作为杀虫农药,80%敌敌畏50倍液,再配合呋喃丹内吸式农药进行预防,呋喃丹是通过加水调制成糊状,涂刷在苗木根颈上方20cm至根颈下方10cm,再用塑料薄膜将苗木根颈环绕并包扎。通过塑料薄膜的封闭可使得蛀道内的温度和湿度较大,农药不易流失,杀伤效果显著,塑料薄膜的隔离又使得成虫无处产卵,进而无法危害数目。对无天牛虫害的苗木根颈部涂刷呋喃丹,并用塑料膜将苗木根茎环绕并包扎。塑料薄膜在根颈处的高度为20~30cm。包裹住根颈处,对病虫侵袭进行隔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仑山花木场,未经句容市仑山花木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20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