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缠导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9484.X | 申请日: | 201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唐从刚;李艳;党力;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80 | 分类号: | B29C53/80;B29C53/84;B29C53/56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 地址: | 4321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斜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斜缠导向装置,用于锥形玻璃钢制品预浸料缠绕成型过程。
背景技术
某些产品结构外形为锥形或曲线回转体,在产品外表面缠绕玻璃钢布带隔热层,且缠绕壳体的壁厚不一致,缠绕过程中,需采用斜缠工艺,斜缠工艺一般要求预浸布带具有适当的变形能力,在缠绕张力的作用下可伸展成扇形而贴合在模具上。为了使预浸布带具有这种变形能力,现有做法是将预浸布斜切成一定宽度的胶条,再缠绕在壳体或模具上,这种工艺较为繁琐,且材料损耗严重,容易分层,固化后玻璃钢防热层不致密,性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斜缠导向装置,解决现有玻璃钢斜缠工艺存在的工艺较繁琐、材料损耗严重、容易分层和固化后玻璃钢防热层不致密等问题,以有效提高斜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斜缠导向装置,包括导向辊、加热辊、压布辊、托架和手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辊包括中心轴和圆筒,中心轴处于水平位置,穿过圆筒中轴线,圆筒两端面分别通过轴承和中心轴转动连接,中心轴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托架上部;
所述加热辊包括螺杆、滚筒、滚芯和加热管,所述滚筒为旋转体,其轴向内孔为圆柱形,滚筒外表面为圆锥形,滚筒两端面分别通过高温轴承和滚芯转动连接;所述滚芯为中空圆柱体,其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滚芯内沿圆环 均匀分布3~6个轴向的加热管,滚芯两端均通过螺钉固接有隔热垫和堵头,3~6个加热管12的一端穿出滚芯一端的隔热垫和堵头;所述滚芯两端的堵头分别通过螺钉连接盖板,盖板将滚筒两端面的高温轴承压住;所述螺杆处于水平位置,沿所述滚芯中轴线穿过滚芯两端的隔热垫、堵头和盖板,并与滚芯两端的堵头螺纹配合,螺杆两端通过套筒与托架下部转动配合,所述手轮与螺杆的一端通过键和螺钉固连;
所述压布辊包括辊轴和辊体,辊轴处于水平位置,穿过辊体中轴线,辊体为圆锥形,辊体两端面分别通过轴承和辊轴转动连接,辊轴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托架中部;
所述中心轴、螺杆和辊轴在空间平行,所述圆筒、滚筒和辊体两两之间存在间隙,滚筒和辊体小端朝向一致。
所述的斜缠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的圆锥角和辊体的圆锥角相等,均为3°~10°,且和待缠绕玻璃钢布带的产品外形相适应。
所述托架上方可以安装有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引出导线连接控制系统,形成闭环温度控制。
可以通过手轮调节加热辊左右移动,便于布带的走向和缠绕的切入点,由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和控制系统形成一个闭环的温度控制系统。
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采用本发明和连续变形预浸布带进行玻璃钢缠绕,通过本发明使预浸布带与模胎轴线存在一倾角,使预浸布带内外两端产生相对变形,再缠绕在壳体或模具上,可以有效的提高斜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导向辊的剖视图;
图5为加热辊剖视图;
图6为压布辊的剖视图;
图7为缠绕夹具示意图;
图8为预浸布带走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导向辊1、加热辊2、压布辊3、托架4和手轮6,所述托架4上方可安装有传感器支架7,传感器支架7上装有温度传感器5;
如图4所示,导向辊1包括中心轴16和圆筒17,中心轴处于水平位置,穿过圆筒中轴线,圆筒两端面分别通过轴承和中心轴转动连接,中心轴两端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托架4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9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3G全自动电脑毛圈手套编织机
- 下一篇:一种小轴冷挤压自顶出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