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抗静电PPR管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15902.8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孙利明;王贺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K13/02;C08K5/03;C08K3/22;F16L9/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抗静电 ppr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涉及一种PPR管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PPR管又叫三型聚丙烯管、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是由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专用料经挤出加工而成。PPR管材除了具有一般塑料管材质量轻、强度好、耐腐蚀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外,还具有其它优点:内壁光滑,流动阻力小而且不结垢;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可焊性,可在几秒钟内焊接在一起;PPR管材在生产和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废品可回收利用,能降低生产成本,不污染环境。
PPR管属于非阻燃材料,遇火容易燃烧。PPR管属于非极性材料,表面容易产生静电,吸附灰尘。因此,如何提高PPR管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已成为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课题。
中国专利CN102286173公开了一种高耐候的PPR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新型塑料管材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PPR100份、色母粒4份、复合助剂1.3份,所述的复合助剂包括重量配比为8∶2∶2∶1为抗氧剂、紫外吸收剂、光稳定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国专利CN102286173通过十八烷基乙烯醚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共聚物作色载体,添加扩散油及硅烷偶联剂对颜料表面润湿,得到的管材内外壁光滑平整,无缺陷,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普通配方生产的管材相比,管材的力学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管材氧化诱导时间延长、管材冲击强度的提高、管材液压强度和管材耐老化性能均有所提高。中国专利CN102286173只具有耐候性,但是该高耐候的PPR管材没有阻燃性和抗静电性能,不能起到阻燃和消除静电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性PPR管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使得PPR管材料具备阻燃性和抗静电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无规共聚聚丙烯 60~84份,
阻燃剂 6~40份,
抗静电剂 0.75~1.5份,
抗氧剂 0.3~0.6份。
所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与阻燃剂的重量份之和为100份。
所述的无规共聚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小于0.5g/10min(2.16kg,230℃),乙烯含量为3-8%(重量比)。
所述的阻燃剂选自溴化环氧树脂、溴化阻燃剂或三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十溴二苯乙烷、八溴醚、十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或六溴环十二烷等。
所述的抗静电剂是甘油单硬脂酰酯或乙氧化胺中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或辅抗氧剂。
所述的主抗氧剂为受阻酚或硫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选自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所述的辅抗氧剂为亚磷酸盐或酯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进一步选自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抗氧剂168)。
一种上述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2)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原料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
所述的步骤(2)中的混合设备为高速混合器,干混3-5分钟。
所述的步骤(3)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段温度160-180℃,压缩段温度180-200℃,,塑化段温度200-220℃,均化段温度210-230℃,模口温度190-21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添加阻燃剂来提高PPR管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添加6-40份的阻燃剂,可以得到V-2,V-1,V-0三个等级的阻燃性能。
(2)本发明通过添加抗静电剂来提高PPR管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通过添加0.75-1.5份抗静电剂,可以得到1011Ω到1014Ω范围内的表面电阻率。
(3)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抗静电PPR管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易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糠膳食纤维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直流电机机座叠压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