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215421.7 | 申请日: | 2012-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军;田雪辉;吕庆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洋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12;C02F1/66;C02F3/30;C02F10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薯类 淀粉 生产 废水 资源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所述废水包括高浓度工艺废水和原料洗涤废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原料洗涤废水经过沉淀分离后直接进入到好氧生化系统;
(2)高浓度工艺废水水处理,首先将高浓度工艺废水置于沉淀池Ⅰ中,使高浓度工艺废水中的淀粉进行充分沉淀分离,沉淀后的废水流入沉淀池Ⅱ中,加入酸将废水pH调节到3-5进行酸蛋白沉淀;
(3)酸沉淀出水流入沉淀池Ⅲ中,加入碱将废水pH调节到8-11进行碱蛋白沉淀;
(4)沉淀得到的酸性和碱性蛋白经过污泥脱水机脱水、烘干后,用作生产原料;
(5)碱蛋白沉淀出水经热量交换系统升温后进入厌氧系统进行厌氧处理,经厌氧处理后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厌氧系统出水得到有效净化;
(6)厌氧系统出水经沉淀池Ⅳ分离后进入好氧生化系统,沉淀获得的污泥进入污泥沉淀池,经脱水、烘干用作有机肥生产原料;
(7)好氧生化系统将废水中的绝大部分小分子有机物进行充分降解,好氧生化系统出水经沉淀池Ⅴ分离后获得进一步净化,所得沉淀物返回到厌氧系统继续循环处理;
(8)好氧生化系统出水经无堵塞圆盘式超滤膜处理系统处理,使水中大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进一步去除,经检测合格的处理水予以排放,不合格的处理水以及超滤膜浓缩液返回到厌氧系统继续循环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薯类淀粉生产废水包括以木薯、红薯、玉米、马铃薯为原料加工淀粉的废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酸调整PH到3-5工艺中所用的酸是盐酸、硫酸、磷酸、有机酸、含铁离子的废硫酸或废盐酸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碱调整废水pH值到8-11工艺中所用的碱是熟石灰、烧碱或纯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蛋白和碱蛋白经沉淀分离后采用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脱水,脱水后的淀粉蛋白经进一步干燥后制成蛋白饲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气脱水、脱硫后,经沼气发电机产生热能和电能,其中的热能用于加热厌氧系统的进水,电能用于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交换系统由一级热交换器、二级热交换器、三级热交换器和沼气发电机组构成;所述一级升温是对厌氧系统的进水进行一级热交换升温;所述二级升温是对一级升温后的厌氧系统进水进行二级热交换升温;所述三级升温为沼气发电机产生的热量与二级升温后的厌氧系统进水进行三级热交换升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薯类淀粉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膜系统采用孔径为0.02μ m的抗污染圆盘式平板超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洋环境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洋环境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5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