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快速节能三点式折弯机液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12436.8 | 申请日: | 2012-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巧;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键英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2;B21D5/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 地址: | 40228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快速 节能 三点式 折弯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钣金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快速节能三点式折弯机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折弯机的折弯过程主要为:快下—慢下—折弯—快退。当滑块快下时,因为速度较大,瞬间流量大,所以必须选择大功率电机或者采用增速缸结构,但这两种方法都不是经济的做法。
我国目前的折弯机大多都采用V形模具空心折弯的方式,该方式是靠控制上刀进入V形槽的深度来实现的折弯角度变化,其主要缺点是:⑴折弯角度不准确;⑵板料回弹很大;⑶批量加工折弯的稳定性差;基于V形折弯的缺点,三点式折弯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通过3点定位,调节下模模芯高度即可实现板料不同角度的折弯,板料回弹小,折弯角度精确可控。
国外三点式折弯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液压方案十分复杂,特别是对液压阀的性能要求特别高,以至于远远超过目前国内液压阀的技术水平。整机制造成本很高,因此国内目前还没有数控三点式折弯机的成熟产品。国外三点式折弯机液压系统图如图3所示,油泵1.0所产生的压力油经过过滤器1.2进入系统主油路。插装阀1.3、比例溢流阀1.4、直动溢流阀1.5构成系统的压力控制单元。折弯机滑块快速下行时,比例换向阀2.1、3.1的比例线圈Y1b、Y2b通电,压力油经过比例换向阀2.1、3.1进入左油缸2.6和右油缸3.6的上腔,同时高位油箱通过充液阀2.7、3.7也向油缸补油,左油缸2.6和右油缸3.6的下腔的压力油经过球式换向阀2.2、3.2流过比例换向阀2.1、3.1,再经过单向阀2.8、3.8流进油箱中。折弯机滑块慢行时,充液阀2.7、3.7关闭,自动补油结束,油泵压力油经过可以控制开口度的比例换向阀2.1、3.1进入油缸上腔,油缸下腔的压力油经过节流阀2.4、3.4流过背压阀2.3、3.3,再通过比例换向阀2.1、3.1,经过单向阀2.8、3.8流进油箱中。
如上所述,国外三点式折弯机有如下缺点:(1)系统主油路流量大,电机功率高,能耗大。主油路流量过大不得不采用插装结构的比例溢流阀组,系统故障率因此升高;(2)整个系统液压阀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尤其对比例方向阀的性能要求高;(3)系统不工作时,刀板重量靠油缸下腔密封油支撑,但内泄点多,容易发生事故以及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快速节能以及吨位大的新型快速节能三点式折弯机液压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快速节能三点式折弯机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动力装置、比例溢流阀、第一换向阀,动力装置的一端和比例溢流阀的一端并联后连接油箱,动力装置的另一端和比例溢流阀的另一端并联后连接第一换向阀,还包括第一比例调速阀、第一主油缸、第一蓄能控制装置,以及第二比例调速阀、第二蓄能控制装置、第二主油缸;以及上刀板;
所述第一比例调速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口,第一蓄能控制装置的一端和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后与第一比例调速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蓄能控制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并联后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油口,第一蓄能控制装置还与油箱连通;
所述第二比例调速阀的一端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一油口,第二蓄能控制装置的一端和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后与第二比例调速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蓄能控制装置的另一端和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并联后连接第一换向阀的第二油口,第二蓄能控制装置还与油箱连通;
所述第一主油缸和第二主油缸同时连接上刀板。
所述第一蓄能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换向阀、第三换向阀以及第一蓄能器,第二换向阀与第三换向阀串联,第二换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三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一蓄能器连接,第三换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三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油箱。
所述第二换向阀和第三换向阀均为两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
所述第二蓄能控制装置包括第四换向阀、第五换向阀以及第二蓄能器,第四换向阀与第五换向阀串联,第四换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五换向阀的进油口与第二蓄能器连接,第五换向阀的出油口与第二主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五换向阀的回油口连接油箱。
所述第四换向阀和第五换向阀均为两位四通的电液换向阀。
所述第一蓄能控制装置的一端和第一主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后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比例调速阀连接;所述第二蓄能控制装置的一端和第二主油缸的无杆腔并联后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比例调速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键英液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键英液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12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PA6T与金属嵌件相结合的成型工艺





